海南:自贸港新蓝图上展翼腾飞
从国防前哨到开放高地
海南:自贸港新蓝图上展翼腾飞
2018年4月13日,海南召开建省办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并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2019年8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
8月23日,海南省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暨自贸区工委会议提出,海南省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加快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进程。结合当前实际,立足贸易自由和投资自由,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新中国成立70年,从边陲海岛到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再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海南正谋求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腾飞。
从边陲海岛到改革开放重要窗口
1988年海南建省之初,迟福林从北京来到这里,成为第一个到海南报到的中央下派厅局级干部。在迟福林的记忆中,当年的海南岛没有红绿灯,也没有出租车。他经历了海南30多年的变迁,后来成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提出:“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1987年,邓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自此,海南岛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迈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新阶段。
改革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2018年10月13日至15日,海南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赐贵作首场辅导报告时坦陈:“海南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离中央的要求、离海南人民的期望、离中国唯一省级经济特区的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汲取。”
30年来,海南经济特区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仅有57.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到3亿元。到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79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1.8倍、14.3倍、226.8倍,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新型工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海南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让海南自贸港的每一步都走扎实
中央决定支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消息一经发布,海南再次吸引了世界目光。
中央对于海南自由贸易区的定位很清晰,即“三区一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为落实中央部署,海南接连出台了多项重磅举措: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在已出台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实施全域限购;到2025年实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
刘赐贵强调,关键是要弄清什么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弄清什么是当前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弄清什么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弄清怎样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海南自贸大讲坛是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社科联、海南省社科院主办的公益文化项目,每周要向全省公众开讲。8月1日,熊安静以“弄清什么是当前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为主题开讲,全面解读海南自贸区建设的内涵。他把自由贸易港比作台风,用得好将带来雨水和清凉。
在海南省社科联主席、海南省社科院院长钟业昌看来,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然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对标世界最高水平。钟业昌说,海南自由贸易港体现中国特色包含以下三方面:“中国特色”的基本内涵是“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的最大优势是“举国之力”。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