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世界海拔最高探空气象站的变迁与坚守

2019-08-08 15:47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走进气象站值班室,明显比外面暖和、干净,职工们带来的小花小草,也竟然在里面顽强生长,带来难得的绿意。

  (爱国情·奋斗者)世界海拔最高探空气象站的变迁与坚守

  中新网西宁8月8日电 题:世界海拔最高探空气象站的变迁与坚守

  作者 孙 睿 金泉才 张琪 杨楠

  经过12个多小时的行程,凌晨2时许,从青海省西宁市驶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高原列车在长江源头的唐古拉山镇沱沱河站短暂停留。

  夏季的长江源头寒风凛冽,气温很低,需要穿羽绒服、秋裤才不至于受寒感冒。4534米,全球海拔最高的探空气象站——沱沱河气象站就坐落于此。

图为现在的沱沱河气象站。 金泉才 摄

图为现在的沱沱河气象站。 金泉才 摄

  沱沱河气象站前身为开心岭气象站,始建于1956年5月,1958年5月迁移至现址。

  身处无人区,较很多气象站,沱沱河气象站显得宽阔很多。由于正在实施庭院综合整治工程,院子里显得有点凌乱。走进气象站值班室,明显比外面暖和、干净,职工们带来的小花小草,也竟然在里面顽强生长,带来难得的绿意。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办公室里忙忙碌碌,观测着无人区里的风云变幻。

  长期以来,沱沱河气象站担负着观测基础气象资料,为民航、军队、青藏铁路、政府部门提供气象服务的重任。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获取的气象资料对于研究整个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以及全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它是青海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如高原涡、高原切变线等的观测前哨站,是可可西里广阔无人区的观测空白填补站点,是G109国道和青藏铁路沿线重要的气象站,对做好天气预报和各项气象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今年32岁的站长王烈福是沱沱河气象站上年龄最大的,2010年大学毕业后的他就一直在站上工作至今,由于长期的高寒缺氧环境、风霜日晒使他看起来特别成熟。

  “这里离家远,条件艰苦,但是为了工作,黝黑的皮肤和皲裂的嘴唇也没什么。”王烈福说,但比起建站之处,好很多了。

  据老一辈气象工作者介绍,建站之初,气象站的艰苦程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不通电,工作用电只能靠发电机,由于物资紧缺,按规定只能在探空雷达工作时段才发电,入夜后地面观测值班、宿舍照明只能点着煤油灯。取暖只能靠汽油桶改装的简易炉子,但土房子密封不好,冬天冷风从墙缝里钻入,冻得人直打哆嗦,夜里盖好几床被子都不觉得暖和。最担心的就是感冒,当地缺医少药,离格尔木市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因为高原反应夺取人生命的事情在这里见怪不怪,时有发生。

  在站上工作了12年的原站长王胜仓回忆说,“直到2001年气象站条件才有所改善。职工宿舍改建成了在当时还很时髦的彩钢保温板房,采暖方式也变成了土暖气,站上综合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探空数据接受由手工电码筒改为微机输入,数据实现自动处理。但因经费紧张,站上吃菜吃水、交通不便等问题依然存在,离家远、回家难、顾家难等问题尤为突出。”

图为观测员雷雅丽准备施放探空气球。 金泉才 摄

图为观测员雷雅丽准备施放探空气球。 金泉才 摄

  近十几年来,沱沱河气象站发展实现了飞跃。随着L波段探空雷达系统和自动站投入业务运行,兰西拉光缆开通,数据质量和传输时效明显提高。电解水制氢设备的投入,较以前化学制氢安全省力环保很多。2014年,随着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业务运行以来,更是大大减轻了地面观测人员的劳动量,寒冷漆黑的夜,再也不用跑到观测场去观测了。

  经过多方努力,通过实施台站综合改造工程,完成了气象站值班室、职工宿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及庭院整治、道路硬化等工程,采用先进的电热膜技术取暖,新建的值班室宽敞、明亮、暖和又舒适,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017年,格尔木市五道梁气象站实现无人值守,我们将工龄短、年纪偏小的6名职工补充到沱沱河气象站,撤下几名坚守时间长的人到格尔木市气象局工作,解决了职工两地分居、子女上学困难等问题。”格尔木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才仁扎西说。

  目前,气象站开通了宽带,配备了电脑,职工通过电视、互联网,就能了解外面的世界,使得大家不再闭塞、寂寞。而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职工们往返变得方便、安全。(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