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别管日本模式、德国模式,垃圾分类该有中国模式
别管日本模式、德国模式,垃圾分类该有中国模式
科普之家
最近,垃圾分类成了持续不断的热点话题。多地已经或将建立相关条例,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设定相应惩罚规则——这一“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
如何看待这一轮垃圾分类?目前的垃圾分类有哪些问题有待优化?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楼紫阳、零废弃联盟执委毛达博士,来为我们解读垃圾分类背后的问题。
垃圾分类该有中国模式
新京报:近段时间,舆论场上聚焦东京垃圾分类模式的比较多。有人称其并不是好榜样。你如何评价日本模式?
毛达:我认为应该辩证看待日本模式。就日本自身模式来看,其大多数的分类并不是干湿分开,它分为可燃与不可燃。这是日本垃圾分类的基本模式,是由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决定的。
但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世界可持续的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潮流来讲,日本模式确实不是最先进的。因为按照联合国环境署2013年所出的《国家废弃物管理战略指南》,一个国家的固废管理的目标,是将送往填埋和废物能源利用处置设施的废物总量减到最少。而日本接近80%的垃圾焚烧,本身就不符合这种潮流和理念。
从分类角度来说,也应批判性地去看待日本模式。日本是抓小放大,抓了20%,分得特别细。这是由其国情决定,或者说也与其后端价值链有关,因为人力比较贵,后端的回收产业没那么发达,它需要前端分得特别细。
目前来讲,这肯定不适合我们。如此细致的垃圾分类,需要居民付出足够的时间成本和生活成本。我们才刚刚起步,重在培育居民的习惯,在目前后端可以实现分拣的情况下,在可回收这一块,现在没必要分得那么细。
蒋建国: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多年的探索中,我们参考了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如今也摸索出了一些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垃圾分类方式。
而所谓特色,与各个国家的垃圾特性、产生量等息息相关。其一,由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不同,我国所谓的湿垃圾/厨余垃圾是与国际上不一样的。其二,从我们垃圾产生量来看,由于我国人口规模远大于这些国家,因此,单位面积垃圾产生量也非常大。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一些垃圾产生得非常快,其中一个典型就是外卖、快递等新型垃圾的产生。
种种情况决定了我们现在制定的垃圾分类方式,不能完全模仿发达国家做法,更不能模仿日本这种分得那么细的做法。
楼紫阳:模式都是人为弄出来的,日本这么做,是由历史原因、国民素质、家庭模式等多种原因决定的,并不适合我们。
垃圾处理从来没有说哪个技术更好,哪个技术最差,一定是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本身特性的。不能就说日本这种精细化的就好,中国这种就不好。
垃圾分类的正确模式是,后端已有的技术、设备、处理设施需要什么样的垃圾,决定了我们前端分到什么程度,而并不是人为一拍脑袋谁好就谁来。
垃圾分类没网传那么复杂
新京报:您怎么看待这一轮垃圾分类?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
蒋建国:从城市管理角度看,目前的垃圾分类就是大类的粗分。
对于居民而言,首先要把可回收的垃圾分开。所谓可回收垃圾,包括玻璃瓶、金属废铁、塑料、废纸,以及废弃衣物等五大类,简称“玻金塑纸衣”。这五种,特别是前四种,都是可以卖钱的。
还有一类相对复杂的,就是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包括电池、废弃药品等。这些有害垃圾并不经常产生,有的一年也就一两次。只要做好宣传,告诉居民哪些是有害垃圾,应该投放到什么点。这种分类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于那些更多的不值钱的东西。简单来说,最好识别的就是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也有地方称之为湿垃圾、干垃圾。
最近公众讨论比较热的“哪个是干垃圾,哪个是湿垃圾”,其实讨论得过细了。对居民来说,简单理解哪些是湿垃圾,就是与我们吃的有关的东西,比如剩饭剩菜,其他的也不用管太多,都属于干垃圾/其他垃圾。
这样家里也就只需要两个垃圾桶,并不像网上各种段子、小视频介绍得那么复杂。
楼紫阳:目前的干湿分类没有问题,但名字有些别扭。比如,干瓜子壳就是湿垃圾。
毛达:分类方法没意见,但建议补充回收公告制度,设立“公告回收目录”。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