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遭遇引才瓶颈:全县近百村 引才七八人
半月谈记者 王井怀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面对乡村人才流失、村干部能力弱等问题,补充新鲜血液成为当务之急。半月谈记者在一些贫困县了解到,当地虽然大力吸引人才,但真正返乡扎根的少。有的贫困县拿出真金白银的优惠措施,一年只吸引回七八人。同时,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为代表的外来人才在乡村事务中又易受掣肘。不少地方由此出现“返乡人才阻力大,外来人才掣肘多”的局面。
县里引才,一年只引回来七八人
近期,半月谈记者在某贫困县调研得知,当地为吸引人才返乡创业,自2017年起出台各类优惠措施,吸引退休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
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政策,对该贫困县来说“含金量”很高。比如提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回乡创业,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工资由原单位照发,采取一事一议予以一次性扶持资金奖励;对于返乡创业的务工人员,给予最高3年的贷款贴息,被认定为县级企业研发机构的给予20万元配套支持等。
然而,据该县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1年多来,效果并不明显,“全县近百个村子中,只引回人才七八人”。一些基层干部认为,碰到换届年回村的人多一些,平时很少有人回村发展。
为吸引人才,北方某县煞费苦心。为请一位农民企业家回村担任村干部,镇里书记、镇长,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先后5次登门拜访,最后县委书记亲自过问,历时3年才请回能人。
多名在外创业、打工、求学的村民反映“村里留不住人”。吕梁山区的90后王伟在本村创业开饭店2年后计划重新进城,“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村里和乡镇都没有小学,只能陪着孩子去县城”。此外,农村产业不发达,有一技之长的人无法施展本领,农村就业岗位少、挣不到钱等,也让他们“有家不想回”。
外来人才夹缝生存
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为代表的外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群众反映,这个群体有能力、有人脉、有视野,许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在其带领下发生巨变。
然而,不少外来人才在夹缝中求生存。首先,在制度设计上,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是协助角色,提拔时由于不属于村“两委”主干而错失机会。但在实际工作中,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是脱贫主干力量,也是追责第一责任人。一些第一书记对半月谈记者说,虽然一再提倡对干得好的第一书记提拔重用,但责权利不对等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作为第一书记的“娘家”,一些派出单位支持少但派活多。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限于经费不足、人员少等因素,一些派出单位对扶贫的第一书记支持乏力,甚至一些规定的补贴也不能及时发放,第一书记自掏腰包扶贫的事时有发生。同时,第一书记忙完村里的事后,还得加班加点完成原单位的工作。“派活远比给支持积极得多!”
此外,第一书记还得跟村干部周旋。第一书记驻村后,村“两委”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当“甩手掌柜”,事无巨细全由第一书记等派驻干部操心;一种是暗中“使绊子”,认为第一书记来后会夺了自己的权,表面配合,暗中作梗。
乡村拿什么吸引人
基层干部认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实干家队伍,需要把村内村外的人才培养好、使用好。
完善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制度安排。一些县委组织部长认为,第一书记制度应该常态化、制度化。新进公务员、后备干部都应该有第一书记经历,使第一书记岗位成为提拔干部的必经环节,以利于激发第一书记工作积极性。同时,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并加大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抽查与处理,保证第一书记待遇的全面落实。
打造乡村振兴“预备役”队伍。当下不少地方探索实施“农村基层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采取“公选+预任”的方式,选拔受过良好教育的高校毕业生、精通农业的致富能手、在外创业的成功经营性人才以及具备丰富组织管理经验的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着重吸引游离于城乡之间的体制外精英人才返乡。更重要的是,把握当下脱贫攻坚的时机,加强农村产业支撑,为人才返乡提供广阔舞台;加强县乡两级中小学教学力量,解决返乡人才子女上学问题。
大力加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代表的村“两委”主干职业化。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农村干部培训增多,但农村干部亟需的管理、法律、技术等培训匮乏,“本领恐慌”仍然大范围存在。基层干部建议,出台针对村“两委”干部的培训课程,以农村当下主要矛盾、问题为导向,全面增加村“两委”主干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推进村“两委”主干职业化。
上一篇:为了北飞小“候鸟”更快回家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