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这首青春之歌,唱了二十年

2019-07-14 15:53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1999年,复旦大学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遴选成立首批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奔赴西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这首青春之歌,唱了二十年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根宁夏西海固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中国西北一块焦渴高地,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这里也是一群人用20年坚守释义的“西海固”——宁夏“西”吉、上“海”复旦,感情牢“固”。干山枯岭里,有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下的粗壮的根;层峦叠嶂中,记录下青春的身影和教育面貌的深刻变化。

  1999年,复旦大学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遴选成立首批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奔赴西吉基层一线开展服务。作为全国派遣研究生支教队员最多的高校之一,至今,复旦大学已累计选拔输送224位支教队员到当地9所乡镇中学开展扶贫助教工作,连续坚持20年定点对口支援一个点。

  “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向青年讲起“知心话”。

  此般信念,始终闪耀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精神传统中。“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这群年轻人于基层土壤中接续奋斗,在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中找到人生的方向,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选择——黄土地,我们来了

  支教团有这样一句口号:“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跟着这句话,上海姑娘潘惜唇作为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第一届队员来到了宁夏西吉县。西吉,作为西海固这一世界级贫困地区代名词中打头的“西”,是宁夏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县。这里,离她生长和读书的城市1800多公里。

  多年以后,回想起那段山梁沟壑间的岁月,潘惜唇写道:“这个时代谈信念的人也许不多了,但就是在恶劣的条件下,人的精神力量更会显示出强大威力。作为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工作,我们是自愿报名的。为的就是能用我们自己的知识为山区的孩子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宁夏西吉县王民中学,一张写满了名字的书桌被校长笑称为“镇校之宝”——桌子侧面,有在此服务过的支教团队员的签名。密密的名字,讲述着一个个青春片段。闪现的片段里,有家访路上在雪地滑倒又爬起来的身影,有带病连轴上课的倦容,有夜色里为毕业班讲座时教室里的灯光,更有学生们从羞涩到自信的笑容。

  7月8日,24岁的杨陈浩彤和另外两名队员也在这张书桌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尽管曾经无数次设想过这个画面,当告别的一刻真的到来时,杨陈浩彤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快乐,奋斗的愉悦,离别的不舍,一起涌来。

  杨陈浩彤是复旦大学2018届经济学院学生、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长,在王民中学教八年级的政治、地理和计算机课程。“我常常在想,能够加入这样一个队伍,在桌子上签上我的名字,那一刻,是多么的光荣和自豪!”在他的眼里,这张书桌不只是记录了一串名字,更见证了一批批复旦学子在这里学习和锻炼的经历,传承着“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那不是一份名单,而是一种成长”。

  山坳里的风吹过。在这里,操场边竖起的篮球架记得,新开办的校园广播站记得,捐建起的图书室记得,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得。20年接力,一批又一批复旦学子共同筑起了“复旦大学第七教学楼”——这是复旦大学本部六座教学楼之外的“知识殿堂”。

  1999年,第一批支教队员一天三顿洋芋面,吃了整整一年,翻山越岭去家访还常被拒之门外。如今,不再需要拿着土豆、在地头向做农活的家长讲解读书的意义。家访时,杨陈浩彤听到最多的话是,“只要孩子愿意,甭管男娃女娃,我要让他读书去!”

  2002年,西吉三合中学实现高考“零的突破”;2014年,西吉平峰中学的朱飞考入清华大学;2018年,支教队员教过的学生王萍走上王民中学的讲台,成了支教老师的同事……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是第二届支教队员冯艾在日记里写下的话,也道出了支教队员们共同的感悟:为孩子、为农村、为祖国奉献自己微小的力量,在了解真实中国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用行动参与扶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服务——在山坳里种下希望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