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东雄郡既古老又年轻 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城市
岭东雄郡既古老又年轻 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城市
惠州西湖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惠州朝京门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文/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强 陈骁鹏
开栏语
“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即日起,羊城晚报推出“探寻湾区新势能”之“岭东雄郡 文崇惠州”大型系列报道,深读这座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告诉你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岭东雄郡,告诉你一个青春焕发、高质量发展的名城惠州。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记者梳理这份文件发现,惠州或在惠相关产业、项目多次被直接“点名”。比如,《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打造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绿色石化五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惠州就被“点名”参与其中四大产业集群建设,足可见惠州被寄予重任。
羊城晚报“探寻湾区新势能”全媒体深调研团队近日在惠州采访发现,惠州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颇有底气和信心。以绿色石化为例,今年5月大亚湾石化区获评为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名,惠州去年还引进了投资额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首期投资约70亿美元的中海油/壳牌三期等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落地后将使大亚湾石化区的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十,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可期。
惠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岭东雄郡”美誉,骨子里秉承着雄武性格和拼搏创新精神。当前,惠州正抢抓改革开放“二次创业”历史机遇,朝着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焕发出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
A
“岭东雄郡,梁化旧邦”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公园,它可浓缩了惠州建城史。”在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志成带领下,记者才知晓有不少面积不大的公园隐藏着惠州传奇:隋代水井,宋代“野吏亭碑”,明代的扁鼻石狮子和数百米长城墙,清代的望野亭,民国的中山纪念堂……
何志成告诉记者,隋朝分五岭以南为岭南、岭东、岭西三个行政区域,各设总管府,其中岭东为循州总管府,府衙就位于今惠州中山公园处,领潮、循两州事。“这样惠州城区不但成为州(郡、府)治之始,亦成为整个粤东地区的军事、行政、政治中心。”
“可以说,入隋后惠州就奠定了‘岭东雄郡 ’的历史地理位置,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何志成查阅史书发现,万历二十二年(1594)程有守为惠州太守,在府衙前立“雄镇岭东”木刻牌坊,至万历二十八年,知府何伟改木刻为石刻,正面曰:“岭东雄郡”,背面曰:“梁化旧邦”。“这8个字高度概括惠州的历史、地位、性格。”
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侯慧梅告诉记者,惠州作为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悠久,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1400多年的建城史。“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公元前214年就在今广东地域内设4个县,其中一个为傅罗县,县治就设在今惠东梁化镇地,此后805年的时间梁化都是县、郡的治所,所以惠州又可谓‘梁化旧邦’。”
在惠州市博物馆一楼展厅,记者看到该馆的镇馆之宝——唐代“昆山片玉”石磨,它是国宝,国家一级文物,就出自梁化镇。侯慧梅介绍:“1954年冬,惠东县建设花树下水库时,在梁化镇花树下工地,发现了周代、春秋、唐代的先人生活遗址,出土有石斧、石簇、石凿、铜鼎、石磨、瓷碗等珍贵文物,证实梁化历史悠久。”
“惠州自古就是军事重镇,铸就了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其在冷兵器时代未曾沦陷过。”惠州市文化顾问严艺超告诉记者,惠州是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之一,辛亥革命前的十次反清武装起义中,三洲田起义和七女湖起义都发生在惠州;到了战火纷飞的民国时期,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陈赓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在惠州留下了生活、战斗的足迹。
B
“改革开放,沧桑巨变”
今年1月11日,宽44米、双向8车道的隆生大桥正式全线通车,直接把惠州市区江北与江东区域连为一体,而这是惠州惠城区内第五座跨东江桥梁。回望改革开放初期,惠州市民跨越东江,还必须依靠轮渡摆渡。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