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发展特色产业铺就幸福路
宁夏西吉:发展特色产业铺就幸福路
“传承手工艺,架起致富桥”
王河村村头刚加工出晾晒的“红军粉”。(资料图片)
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红军粉”加工车间。(资料图片)
“有干板糖的日子更香甜”
每当冬天来临,在很多西北乡村的街头巷尾经常传来一阵阵吆喝声:“卖干板糖来,香甜的糖瓜……”听到这叫卖声,不少小孩子就会缠着大人买几块甜甜嘴儿。
这种咬到嘴里“嘎嘣”作响、极具嚼劲儿的黏甜味儿令人回味无穷,干板糖成为很多农村人儿时的香甜记忆。
干板糖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清代,100多年前,如今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兴隆镇陈田玉村车姓人家开始做干板糖,一直持续到今天。在陈田玉村,“跟着爷爷学,后又陪着父亲做,从不间断干了几十年。”57岁的回族老汉车天付从小就做干板糖,如今自己亲自做,“一刻也没停下来”。
制作干板糖的工艺较为复杂,包括泡芽、掐芽、蒸米、蹲缸、发缸、熬浆、炒糖、扯糖、切糖等10余道工序。做大糖还要用小麦芽来做引子,然后和蒸熟的黄米一起搅匀,下缸发酵几小时后,便可倒出熬浆,蒸发掉浆内水分。接着就要炒糖,炒糖时需用木锨不停地铲起锅底,以防糊锅。最后是上糖、扣糖,反复抻拉和叠合糖坯使其成为形状规则的长条。
由于制作干板糖耗时费力,且工序复杂,成本高昂,许多制糖老匠人的手艺都后继无人,一段时间里,这让车天付心痛。“传统的手艺是无价之宝,需要大家一起继承,不要在失去之后,才怀念它的香甜!”他说。
干板糖是纯天然人工制作,天一热糖就化了,只能在天气转凉的秋冬时节做。每年一入秋,车天付就带上一家人,开始在自家的干板糖车间忙碌。凌晨两三点,一家人就开始工作,蒸米、熬浆……按流传下来的工序按部就班,到天亮时,干板糖就已做成,等待周边的客商前来采购。
“平均每天能做30斤左右,能卖上几百元。”车天付价格卖得低,客商批发出去零售,有好几倍的利润,他知道这些,但并不想加价。“如今不像以前,糖果多了,想维持干板糖的市场,就要给客商让利。”车天付说。
在陈田玉村,前些年,人人都想出去打工挣钱,很少有人干又苦又累的干板糖生计。但在车天付的坚守下,干板糖的市场保住了,且生意越做越红火。
这几年,村里陆续又有5户贫困农民学习了干板糖制作技术,建了自己的作坊,开始制作干板糖。随着扶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政府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村里制作干板糖的人多了,一些闲散劳动力还在干板糖车间上班,不出村打工就能有一笔收入。
这些年,村里人都知道,车天付做干板糖致了富。4年前,他将几十年的老房子拆了重建,盖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同时,还买了一辆小轿车,平常闲了,一家人经常到周边去旅游。
“祖先留下的收益不能丢,我还要把它传给儿子孙子。”如今,车天付每次制作干板糖,除了老婆帮忙,他都要把儿子儿媳妇喊来一起做,逐渐地,小两口也学会了制作干板糖。
“干板糖香、干板糖甜,有干板糖的日子更香甜。”在陈田玉村,如今,干板糖正成为村里特有的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红军粉”的传承
在西吉农村,还流传着一段当地人耳熟能详的“红军粉”的传说。
1935年,红25军翻越六盘山进入西吉县,在兴隆镇短暂驻扎,有擅长作粉条的红军手把手教会当地农民做粉条。粉条的出现,解决了马铃薯不易保存的问题,也为当地老百姓打开了“财路”。为感激红军的贡献,多少年来,当地人亲切地称这种粉条为“红军粉”。
将马铃薯搅碎,经研磨、沉淀、过勺、水煮、晾晒等工序后,制作出透亮筋道的粉条,在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49岁的回族农民拜世明有一手好手艺,是远近闻名的“粉条大王”。
“我太爷爷就开始做粉条,一直传到了我这一辈,从没断过。”受教于路过村庄的红军战士,拜世明一家四代没有忘记红军,也记住了“红军粉”的工艺,代代相传,粉条产业越做越大。
“驴拉磨,在石磨上磨粉,天天如此,持续多年。”在马铃薯中萃取淀粉,上世纪80年代前,拜世明用驴拉石磨将马铃薯粉碎,将流出的汁儿收集下来沉淀,提炼出马铃薯淀粉,再通过特定手工工艺加工,制作出的粉条很筋道。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