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进行时:深度贫困地区山西兴县的致富经
中午时分,天气晴好,当记者来到67岁的山西吕梁市兴县人张芝娥家里时,由于不舍得用电,她正用院子里的简易灶台烧着柴火做饭,不大的院子被缕缕炊烟环绕。
于2018年年底就从偏僻且生活条件恶劣的村子里搬进二层小洋楼的张芝娥,谈及现如今的生活状态,高兴地合不拢嘴,她告诉记者:“现在让我再回原来的村子,我肯定是不愿意了。”
作为山西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吕梁山区兴县,近年来,该县结合县情实际,构建脱贫攻坚产业和就业两个支撑,提升教育、医疗、社保三个保障,推进易地搬迁、生态扶贫、光伏扶贫、贫困村提升四大工程,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一县一策”落地见效、“1+3”社会扶贫行动、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完善防控返贫机制“五项改革”等,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现如今,当地扶贫产业基地建设热火朝天、企业里机器轰鸣、美丽乡村迎接八方游客……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 刘小红 摄
易地扶贫搬迁——从生活环境改善到农户增收
张芝娥就是借助兴县易地搬迁工程搬进了独门独院的小洋楼,她曾经所在的村庄不仅偏僻难行,老伴过世后独居的她只依靠种地维持生活。
如今,张芝娥不仅是她所在片区每月收入600元的环卫工,更是借土地流转费、养老保险等成为年收入过万的老太太。同时,她的子女均在县城,他们时常带些水果蔬菜等看望老母亲。张芝娥很满足现在的生活状态。
易地扶贫搬迁是兴县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兴县截至目前已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62户10572人,共建设18个集中安置点,其中12个安置点已全部具备入住条件,部分已搬迁入住,其余6个安置点主体已竣工,正在加紧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据悉,兴县整村搬迁175个村,到目前已拆除124个自然村,复垦61个自然村。在搬迁的同时,兴县同步谋划跟进后续产业,抓好社区建设,在光伏电站、退耕还林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在集中移民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增加公益岗位等形式,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每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中午时分,天气晴好,当记者来到67岁的山西兴县人张芝娥家里时,由于不舍得用电,她正用院子里的简易灶台烧着柴火做饭,不大的院子被缕缕炊烟环绕。 刘小红 摄
健康扶贫——“送医上门”“一站结算”,不让“病根”变“穷根”
曾因看不起病而导致病情加重的兴县高家村村民张狗心,患有脑梗塞,身体每况愈下。自从听说兴县在县域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县财政给贫困人口住院“兜底”,像他这样的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差不多能报90%的消息后,便在兴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据了解,张狗心医疗总费用为20910.53元,通过出院一站式直报、基本医保报销、大病报销、补充保险报销等,他实际自付219.22元,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8.95%。
兴县是贫困山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生活。截至2018年底尚有因病致贫返贫8417户贫困户,患病家庭总人口20978人,患者9330人,占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1.23%。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对此,兴县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136兜底、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财政兜底“六道保障防线”,贫困人口经各类医保报销和医疗救助后实际报销比例不达90%的,全部由当地县财政实行兜底保障,确保贫困患者省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兴县整村搬迁175个村,到目前已拆除124个自然村,复垦61个自然村。 刘小红 摄
产业扶贫——“造血式”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