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提新倡议 为亚洲互信合作增新内涵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马海燕)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亚信)第五次峰会15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提出,要建设互敬互信、安全稳定、发展繁荣、开放包容、合作创新的亚洲。这是继2014年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2015年提出构筑亚洲命运共同体倡议之后,习近平在新形势下对亚洲安全和发展的新思考,受到广泛关注。
“互敬”“创新”有深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季志业注意到传统“互信”之前加上了“互敬”,“合作”后面加上了“创新”。“互敬”的提出是在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强调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合作创新”则扩展了传统合作的范围,包括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
亚洲的安全问题既有战争、领土争端等传统安全领域问题,也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非法移民等新安全领域问题,再加上域外力量的介入,就使得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如何增进互信,携手应对新老安全问题,谋求建立有利于地区稳定发展的安全环境,是亚洲各国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亚信峰会设立的初衷。
“开放型经济”添动能
安全问题最终要靠经济的发展来解决。本次峰会发表的宣言也指出:促进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繁荣、消除贫困和文盲,是消除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温床的最有效措施。
要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建设繁荣发展的亚洲,习近平提出了两个具体措施:一是要共同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早日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一体化文件;二是要落实今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全方位互联互通,推动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亚洲和世界正经历复杂深刻变化的形势下,这些务实举措强调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如能落实,将有效促进目前亚洲问题的解决。”季志业告诉记者。
本次峰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将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坚持开放共赢,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邓浩表示,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习近平重申构建开放型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制度设计。同时,中方也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进口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为亚洲各国的共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化多样性”增包容
本次峰会宣言将文化多样性视为亚信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提出:“要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
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说,今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成功举行,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成为广泛共识。亚洲的相互信任说到底是民众之间的相互信任,只有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中,才能实现相互了解,和谐共存。
习近平说,作为亚洲大家庭一员和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中国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邓浩表示,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外交主张,也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不仅有利于维护各国的正当发展权利,也有利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在全球陆地总面积近30%的亚洲土地上,有着约42亿人口、1000多个民族,跨越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不同经济水平的差异,探索符合亚洲特点和共同利益的安全和发展道路,注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王帆表示,在某些发达国家再次抛出“文明冲突论”的时候,中国用行动践行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自身的发展惠及周边乃至亚洲。当然,亚洲的安全结构比较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但各国元首们定期会晤达成共识,显然有助于亚洲向着安全互信的方向前进。
此间观察家认为,“亚洲新安全观”的核心就是平等、互信、互利、合作。要解决政治互信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安全和治理等问题,需要亚洲国家携手合作,共同“为解决老问题寻找新答案,为应对新问题寻找好答案”。(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