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变迁留住根 走进沂蒙临沭县朱村档案馆
走进沂蒙革命老区临沭县朱村
小村档案馆 见证变迁留住根(人民眼·村庄里的70年·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图①:朱村明清古建筑一景。凌宗雁摄
图②:朱村档案馆保存的党建材料。资料图片
图③:柳编艺人在临沭县“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编制工艺品。房德华摄
引子
麦收时节,遍地金黄。一条人工河,风光旖旎,分沂(河)入沭(河)。两侧杨树林,密密匝匝,洒下斑驳光影。记者在林间穿梭,宛如行进在画中。
画的尽头,就是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
朱村是个“红色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工作、战斗过。1940年初,八路军的两支队伍进驻朱村,村民腾房子、筹军粮,朱村成为堡垒村。1944年除夕,日伪军突袭朱村,一一五师老四团“钢八连”官兵闻讯赶到,浴血奋战,保卫了朱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打那时起,每年大年初一,乡亲们都要把第一碗饺子捧给烈士。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来到朱村,观看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总书记强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
岁月留痕,留下了历史。朱村建成了山东省第一个村级档案馆,分门别类,收藏了会计、土地、文书、组织等10类7000多卷(件)档案,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后迄今的历史轨迹。
近日,记者走进朱村档案馆,透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仿佛穿越时空,寻觅到了朱村人拼搏奋斗的精神源泉,也看到了一个革命老区小村庄70年的巨变。
五张清朝农业税票
征收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多予少取放活,乡村好戏连台,“是党的好政策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王经臣今年70岁,皮肤黝黑,满头白发,走起路来,脚底已经沙沙作响,提起村史,却如数家珍。
朱村曾属郯城县,后归临沭县。说起来,朱村有些“名不副实”:全村无一户朱姓,近九成农户姓王。明朝正德十五年,胶州人王随迁徙到此,娶妻定居,繁衍生息,终成望族。因村东沙丘被道路环绕,呈九龙戏珠之势,得名“珠村”。后因村民崇尚朱子哲学,改为“朱村”。
王经臣早年务农,改革开放后,从事个体经营,1998年赋闲在家后,东奔西走,搜集村史和抗日战争相关史料,2012年参与村史馆筹建,成为义务讲解员,人称“王馆长”。
走进朱村档案陈列展室,王经臣来到一个展柜前,指着5张皱巴巴的纸条,神色得意,“这个物件,不少来参观的人都说没见过!”
5张纸条,抬头名称为“上忙执照”,有的已残缺不全,字迹也有些模糊,依稀可辨“山东省沂州府郯城县为征收钱粮给发执照事今据,王淳完纳咸丰六年地丁银”等字样。“这是清朝的农业税票,那时的农业税称为地丁银。”王经臣介绍。
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农业税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1951年,朱村第一次将地亩产量登记入簿,改变了以前估算产量和赋税的历史。
从现存账本看,朱村的完整记录始于1953年。从那年起,朱村的粮食生产、分配预算决算方案、征购粮、农业税等收支分配账,被几代会计忠实记录并妥善保管下来。比如,1956年,朱村粮食总产量28.08万公斤,交公粮2.72万公斤,包括小麦、谷子、稻子、花生等;缴纳农业税4732.76元。
王经臣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土地产出率低,小麦亩产只有两三百斤,一年只种一季。很多人以地瓜、野菜、树叶为主食,少年时的他,吃不饱是常事。1961年、1962年,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朱村免交公粮和农业税。
朱村的户口档案保存完整,这些档案始于1958年7月7日,每户一页,登记姓名、年龄、籍贯、文化程度等信息。
记者查到,一个叫王朱建的村民,给孩子取名为大米、小米。“起这样的名字,就是希望孩子有饭吃、别饿着。”王经臣说。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到了70年代,村里小麦和秋玉米、高粱轮作,粮食大幅增产,王经臣们终于吃上了饱饭。1975年,朱村粮食总产量达到60.96万公斤,征购公粮4.67万公斤,缴纳农业税3939元。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