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的新定位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会谈前,普京总统在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为习近平主席举行隆重欢迎仪式。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盛佳鹏
中俄关系的新定位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
发于2019.6.17总第903期《中国新闻周刊》
“普京总统是我交往最密切的外国同事,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习近平这样评价和普京的关系。
2019年6月5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参加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今年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这次访问是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第8次访问俄罗斯。此后的6年来,中俄两国元首已共计进行约30次会晤。
在这趟54小时的访问行程中,习近平出席中俄建交70周年图片展、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登上曾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接受普京母校名誉博士学位等,共出席近20场活动。6月6日,中俄两国元首长谈至深夜12点多。普京说:“俄中关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但我们不能满足已取得的成就,还要把两国关系发展得更好。”
6月5日,中俄签署了两份联合声明,《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及《中俄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双方签署了23份经济、投资、工业和教育领域合作文件。
在6月7日举行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习近平强调:“中国致力于做国际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做架桥者而不是挖沟者。我们致力于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据俄媒报道,本次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共签署了650份协议,总价值3.1万亿卢布(约合人民币3300亿元),规模为历届之最。
习近平此访行程结束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向随行记者介绍情况时指出,这次访问释放的明确信号是:中俄深化互信协作的共识牢不可破,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信念坚不可摧,任尔乱云飞渡、凭他风吹浪打,千磨万击还坚劲,为大国关系确立稳定性,为全球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国际社会增添正能量。
赋予中俄双边关系
新的定位和内涵
在《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宣布,将致力于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6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七十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树立了睦邻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作为两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中俄肩负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特殊责任。在此形势下,赋予中俄双边关系新的定位和内涵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普京在扩大范围的俄中会谈上说:“我们广泛讨论了国际议程上的热点话题,确信俄罗斯和中国在全球关键问题上的立场是很接近的,或者用外交语言来说,是高度契合的。”普京随后补充说,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小范围会谈还讨论了俄中战略伙伴关系中最重要、最艰难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表示两国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冷战结束后,这已经是中俄第六次调整关系定位。
1992年12月,中俄签订《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9月中俄宣布结成“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1996年,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进入21世纪,中俄关系提速发展。2011年,中俄两国一致同意在伙伴关系限定词前加上“全面”二字,以示合作领域多样。2014年,双方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2019年6月5日,习近平此访抵达莫斯科的当天,中俄两国元首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2014年的“新阶段”定位提升至“新时代”。
上一篇:记者手记:古丝路续写新华章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