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凝聚合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湾区融合 金融先行

2019-05-30 10:3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广东银保监局副巡视员李兵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3个关税区、3种货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开创性和探索性。

  凝聚合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湾区融合 金融先行

  “推进全国首个跨境公交金融IC卡项目和跨境住房按揭贷款试点”“建立粤港澳跨境车险制度”“开通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试点”“为大湾区‘一桥双港三铁四高速’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授信金额超8700亿元”……记者从中国银保监会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银保监局引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机构,以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张图推动湾区共享

  近日,香港市民陈先生来到中银香港中银大厦分行前台,按要求提供了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回乡证和已开通一卡两号功能的内地实名认证手机号,当他完成了开户资格审核及申请资料填写后,相关资料随后传送至中国银行广东珠海分行营业部,随着系统反馈开户成功信息,大湾区粤港两地金融机构首笔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业务正式落地。“整个开户流程很方便,不用回内地就可以开通内地银行账户!”陈先生称赞道。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金融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通车,粤港澳大湾区人员、物资等要素加速流动,香港居民到访内地消费不断增多,但多数港澳游客进行跨境支付不太便利,内地居民搭乘交通工具、消费等早已习惯了移动支付,这一点让很多港澳游客有点不知所措。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中银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推出中银香港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中行个人账户业务,以满足大湾区居民便捷移动支付服务需求。陈先生表示他首先要做的,是用这个账户绑定内地微信和支付宝,到了内地搭地铁、吃饭买单就方便多了。

  为了让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跨境生活更加便利,广东推出全国首个跨境公交金融IC卡项目和跨境住房按揭贷款试点,创新多币种支付的大湾区主题借记卡、信用卡;为港澳居民开立个人账户超280万户,建立粤港澳跨境车险制度,实现“三地车险一地购买”……湾区共享金融便利框架建成。

  广东银保监局副巡视员李兵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3个关税区、3种货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开创性和探索性。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机构以中央的决策部署为航向,找准金融服务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主动对标对表,画好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协同推进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座桥架起湾区融合

  港珠澳大桥已经开通半年,这是中国第一例集桥梁、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在港珠澳大桥桥头收费站,无论是使用内地粤卡通还是香港快易通等电子标签,车辆驶入自动收费车道,“嘀”的一声车道栏杆自动升起——粤港澳三地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而另一边的人工收费通道,司机掏出信用卡靠近设备一挥,系统即可扣除他卡里相应的港币,终端即可收到相应的人民币……不要小觑这普通的一挥卡,后面连接的是一个为港珠澳大桥量身定做的强大跨境支付系统。

  “港珠澳大桥的一小步,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与发展的一大步!”广东银保监局局长裴光表示,将在银保监会“总对总”框架下,集成粤港澳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的资源,充分考虑港澳诉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为大湾区融合与发展提供新动能。

  通过“粤港澳商事登记银证通业务”,湾区内企业可办理全流程工商注册登记和结算开户服务,“跨境办税服务系统”让澳门企业在本地即可办理所有涉税事项,“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试点”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截至一季度末,辖内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超5500亿元,人民币资金池备案金额超1000亿元,对港澳资企业贷款余额超800亿元,保险机构在港澳地区投资余额约4600亿元。

  截至目前,广东银保监局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大湾区“一桥双港三铁四高速”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授信金额超8700亿元,提供风险保障超1000亿元。通过基础服务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便捷高效流动,进一步促进三地融合发展和民心相通。

  一条链共走创新之路

  大西洋银行横琴分行是第一家在内地开设分行的澳门本土银行,也是第一家在横琴自贸区开设分行的国际性金融集团。澳门银行也走进了大湾区!凭借母公司葡萄牙储蓄信贷银行在葡语系国家庞大的金融网络,大西洋银行将在连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中发挥独特优势。而香港银行机构在辖内设立营业性机构109家,占全国1/4,绝大部分分布在大湾区珠三角九市。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