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主要面对哪些重点群体?人社部回应
中新网5月10日电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主要面对哪些重点群体?针对这一问题,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今日回应,在行动方案中确定培训重点人群是企业职工,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以及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两后生”、退役军人、贫困劳动力群体,并且兼顾其他各类劳动者。
1月30日,山西太原火车站,农民工扛着大小行李返乡。(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5月10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介绍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主要面对重点群体,请问都有哪些重点群体?如何针对这些重点群体切实有效的开展培训工作?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从“培训谁”和“如何开展培训”两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汤涛指出,首先要明确“培训谁”的问题,这是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结合当前就业和经济发展形势,人社部在行动方案中确定培训重点人群是企业职工,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以及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两后生”、退役军人、贫困劳动力群体,并且兼顾其他各类劳动者。
汤涛表示,根据工作中的经验,开展这些群体的培训工作存在一些难点:
一是有的劳动者知识水平有限、学习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不高、就业流动性大,有的培训意愿不强,所以给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是一些培训项目的设置、培训内容的安排没有紧跟就业需要,与就业需求相脱节。
三是培训补贴政策不完善,对劳动者和培训机构的吸引力不强。所以我们针对这些难点一方面优化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把这些重点群体都纳入培训补贴的范围。同时完善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培训的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重点研究了“如何开展培训”的问题。用高质量的培训吸引劳动者参加培训,提高培训促进就业的实际效果。
汤涛透露,针对这个问题,人社部下一步要指导各地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当前养老护理、婴幼儿照护、生活服务以及车工、铣工等生产制造和生产服务等领域的缺工情况十分严重,同时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各地方要根据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的情况,制定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引导劳动者按需选择培训项目,引导培训机构按需开展开关培训。
二是以提升技能为核心,同时加强通用职业素质培训,岗位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对接、实操实训与生产实际相对接。同时结合近年反映的问题,要着重强调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培训,促进劳动者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
三是创新培训模式。要加快工学一体化教学、职业培训包、“互联网+”等培训模式,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便利的职业培训服务,适应他们个性化的培训需求。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