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线上的三代“橘色”守护
蜿蜒的青藏线一眼望不到头,在道路的一旁,一群橘红色的身影正忙着清理路边的排洪渠,为青藏公路的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图为身穿橘色工服的养路工们正在进行养护作业。 钟欣 摄
“其实这是前不久才清理过的,因为这里风沙大,过一段时间沙子又会填埋渠道,只要渠道有沙子我们就要清理,都是重复工作。”身穿橘色工服的养路工刘庙年一边拿着铁锨铲着排洪渠里的细沙一边说,“可不止这一段,还有好几十公里呢。”
沿着刘庙年手指的方向,细沙扬起的灰尘在风中飞舞,一排养路工还在加紧工作着,没有人停下手中的活。
“护路工作只是每天重复性的劳动,但这份工作需要耐心,也需要坚持。”刘庙年说。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全长1937公里,穿越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三江源,承载了85%以上进入西藏的物资运输,其沿线地区由于高寒、高海拔环境,两侧杳无人迹,形成了青藏高原“无人区”。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二级公路,受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的影响,青藏公路养护的艰难程度在世界公路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自青藏公路全线通车那一天以来,一代代高原养护工人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保障了这条交通大动脉的常年畅通……
修补路面、疏通涵洞、平整路肩……多年来,这些橘色的身影,总是冲在第一线,不畏艰险,只为公路通行无阻。如今,青藏线的养路工人已发展到了第三代。
今年51岁的刘庙年就是这些三代养路工人中的一员。刘庙年的父亲也曾是一名养路工,1986年,刘庙年正式踏进青海公路段的大门,接过了父亲手中的铁锹和扫帚,加入了养路工行列,这一干就是30多年。
“我父亲养路那个时候条件很艰苦,他们养的是沙土路,一年四季在路面上,没有电、没有机械,工人们住的都是帐篷和地窝子,吃不上新鲜蔬菜,喝的水都是从几公里以外拉来的。”刘庙年说,记得那个时候在万丈盐桥养路,没有大型机械,就用架子车拉盐块到路上铺上,再找拖拉机碾压成型,基本上全靠人工,很辛苦。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公路养护配备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多,不论是拖拉机、自卸车还是压路机都给养路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改善。
和父辈们相比,刘庙年感到很知足,“到我们这一代,接管的是柏油路,工作量、工作条件比父亲那个时候好得多,而且已经有了拖拉机、压路机等机械,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人们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改善,都住上了简易的平房,配备了发电机,告别了煤油灯,生活条件在不断的改善。”
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继承老一辈公路人的事业,对于刘庙年而言从未后悔过。“养路这份工作尽管枯燥,但我还是很喜欢,因为从父辈开始就从事养路工作,从小耳濡目染,眼前的这条‘109’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难以割舍。”刘庙年说。
刘成军是刘庙年的儿子,2014年,刘成军退伍回家,与父辈们一样,他也选择了青藏公路,选择了养路工。
“爷爷那一辈怎么养路,我虽然没有见过,但却常从父亲口中听到,我们现在真的要比父辈那会幸福得太多。我会继承和弘扬他们的养路精神,用心养护好父辈们曾经养护过的路。”
如今,和刘成军一样,众多的第三代养路工人手中操作的,已不是父辈们的铁锹,而是挖掘机、推土机等现代化的机械,养护的公路也早已不是父辈们所养护的沙土路,而是平整闪亮的柏油路。
青藏公路犹如一条圣洁的哈达,逶迤着伸向远方,一辆辆货车正从平整的柏油路上呼啸而过,刘庙年父子又“上路”了。(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