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地球大数据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数字丝绸之路”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目的实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7日在此间表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需要在全球、国家和地方各级采取行动,地球大数据可以为这些努力和活动提供信息、目标和协助。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正在福州举办,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携科研成果亮相峰会。
地球大数据是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技等交叉融合形成的大数据,数据来源于但不限于空间对地观测数据,还包括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数据。
该专项负责人、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在峰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畅谈如何立足地球大数据专项,结合数字“一带一路”项目开展研究,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郭华东指出,地球大数据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将地球大数据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通过地球大数据的先进科学技术支持,来实现“一带一路”区域性和跨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的协同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
2016年,中国科学家倡议发起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通过分享数据、经验、技术和知识,实现地球大数据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科学服务,53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参与其中。目前,中国科学院已在未来5年部署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经费,支持DBAR计划的实施。
“DBAR计划将对‘一带一路’不同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演变格局开展系统的监测,包括草原、森林、冰川、城市、农田和海岸带等。”郭华东表示,地球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开放与共享,是助推数字“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力。
2019年1月,DBAR地球大数据系统平台正式上线,系统包括“一带一路”区域资源、环境、气候、灾害、遗产等专题数据集、自主知识产权数据产品57类,共享数据超过120万亿字节,可实现“一带一路”全境的基础地理数据浏览。
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启动A类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旨在构建全球领先的地球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库,推动地球大数据技术创新、重大科学发现和一站式全方位宏观决策支持。
郭华东表示,2019年,地球大数据专项将核心工作定为“5球、1星、1设施、6SDG”的建设,针对SDG若干目标开展研究,致力于推动地球大数据服务SDG2零饥饿、SDG6水资源、SDG11城镇化、SDG13气候行动、SDG14海洋生态和SDG15陆地生态6个SDG指标的监测与评估。
据郭华东介绍,2018年至2019年,专项采用地球大数据技术,时序动态监测了中国127个境外产业园区从建园到2018年底的建设状况,监测与评估了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分布格局、发展动态、建设状况、资源禀赋、风险状况、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等。
同时,专项帮助那些没有技术和财政资源支撑的发展中国家,监测其城市发展并研究土地使用率和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评估了近40年中国大熊猫栖息地的演变特征,为联合国SDG15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实现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定制专用葡萄牙语农情监测系统,为莫桑比克开展详尽的农情监测培训,不断为推动地球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与SDGs目标实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