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季小燕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从“技术小白”到“焊接大师”——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季小燕
姜琳、兰佳颖
19岁走出家门的农民工季小燕,怎么也不曾想到,33年后的今天,自己会获得劳动者的最高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握着刚刚收到的证书,头发花白的季小燕笑着说,那时候,他还只是个看到焊花飞溅,觉得好看又好玩的“技术小白”。
如今,季小燕已经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中国能建集团江苏电建一公司的焊培指导教师,一路夺得七次全国技能比赛冠军,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
焊接,素有“铁裁缝”之称。大到一个桥墩,小到一截水管,因为焊接,才变得牢固。在机械化、自动化已很普遍的当前,大量工业设备特别是高端装备都必须靠手工焊接完成。
季小燕告诉记者,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天分,就是比较“能蹲”,比较“耐热”。
为了保证严丝合缝,一些重要部件的焊接往往要求一次性连续作业,蹲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遇到电厂的主蒸汽管道焊接,需要连续蹲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小时,中间只能偶尔“挪挪腿、坐一坐”,任务结束根本站不起来。
季小燕一手拿着焊枪,一手拿着防护镜,跟记者比画说,不仅要蹲得久,而且要蹲得稳,轻微的晃动都会带来巨大影响。“宽窄高低一致、保护色漂亮,都是衡量基本功的重要标准,这一切会放到放大镜下检验。”
在季小燕看来,当一名好焊工,还不能怕烫、得吃得了苦。夏天作业温度高达70摄氏度,特别是在室外焊接钢梁时,极容易发生中暑。在抬头进行仰焊时,四射的火花高达数百度,常常把工作服烫坏。
“疼,也不能停下来,必须抓紧焊完。”季小燕平淡的语气,让人很难想象背后的惊心动魄。
他告诉记者,最开始学手艺时,防护装备比较简陋,飞溅的火花在肩膀上、胳膊上留下一个个伤疤。
就是这样勤学苦练,季小燕的技能迅速提升,参与的工程焊接质量受检一次合格率均在99.8%以上,获得国家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等一系列称号。
从一线工地调入焊培中心成为一名专业老师后,季小燕又肩负起技术攻关创新和传授技艺的重任。2008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截至目前,他主持和参加的多项研究和应用为企业节约资金300多万元。
截至目前,接受他培训的学员累计已达5000余名,其中很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焊接技术人才,特别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来,项目遍布海外。我希望能有机会到沿线国家帮助当地技术工人提高技能水平。我有‘传帮带’责任,也离不开这份让我成长、给我喜悦的事业。”季小燕说。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