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带来哪些改变?来自深圳的“智慧畅想”
新华社深圳4月28日电(记者孙飞 白瑜 陈宇轩)深圳前海近期宣布,前海成为全国首个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自贸片区。打造“5G智慧派出所”、建设5G智慧医院……伴随着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5G商用步伐正在加快,对生活的改变值得畅想。
“应用+”测试落地,推进5G商用
【“5G智慧派出所”】从前海北上,位于深圳宝安塘头的“5G智慧派出所”,一位萌萌的“钢铁侠”巡警正在等待上岗。“钢铁侠”不需要睡觉,可以24小时巡逻,4G环境下,一路摄像头数据回传会有卡顿,而在5G网络环境下,6路摄像头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并对环境进行追踪和关联分析。
塘头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5G智慧派出所”利用5G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能力,拓宽执法场景的广度深度。结合无人机、巡检机器人、AR眼镜、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升级智能终端,深化智能分析,打造立体智能执法系统。
【“5G智慧医院”】“谁刚刚在现场?病人现在什么情况?”这是在4G环境下,病人从急救车转运至医院急诊,接诊医生常问的第一句话。然而5G的应用,或将改变院前急救的信息传达方式。近期,深圳首家 5G 智慧医院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启动建设。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描述了“5G智慧医院”的未来场景:急救车从到达患者身边的一刻起,患者体征数据、监护影像等都会实时传输到医院,急诊医生可以及时制定抢救措施。由于5G的低时延特点,院外专家可以在各地远程观看介入影像,与现场外科医生完成针对疑难杂症的5G手术。
政务警务、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在运营商、上下游企业等各类主体的共同推动下,5G商用步伐正在持续走近。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志斌说,目前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5G业务应用测试取得积极进展,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推动网络、技术、产品与应用深度融合。
“产业+”深度融合,有望形成万亿市场
记者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座大楼的楼顶看到一个5G基站。与4G基站相比,这种类似于一个小盒子的5G基站更小,更方便安装在电线杆或者路灯杆上。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5G基站的覆盖半径约200米,远小于现有4G基站的信号传输距离。这意味着,要实现5G组网,提供稳定的信号服务,运营商首先面临的就是要建设比4G基站更多的5G基站。
“大量的5G基站建设带来了比4G更高的成本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5G落地要加快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电信网络发展部无线网络规划技术主管林青群说。
这样的看法正逐步成为行业共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同于2G/3G/4G电信业务,5G连接的范围从“人与人”扩展到了“物与物”,其价值将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得到体现。
此前,在一项自动驾驶的测试中,借助5G大带宽、低时延的通信能力,5G自动驾驶体验测试车辆能够以毫秒级的速度与云端通信,实现了停车、拐弯、避障、盲区绕行等操作。
5G与产业的融合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信通院2019年3月发布的《5G产业经济贡献》预测,2020-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可能达到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的经济增加值有望达到3.3万亿元。
“5G+”生态形成,需要多方努力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由于运营商需要大量投资建设5G基站等基础设施,要形成健康、正向激励的5G“生态圈”,要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多做考虑。
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冯炜说,5G时代设备的能耗是4G的2-3倍,总运营成本是4G时代的3-4倍,如果采取不限流量的模式去运营,运营商很难获利。“工业互联网可能成为运营商5G业务探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黄智瀛认为,在3G/4G时代,通信业务的发展更多是技术驱动型、网络驱动型。而在5G时代,要转变为业务驱动型、应用驱动型。
“5G时代,运营商要做更多的产业应用示范,在建网的同时就要考虑未来to B应用和网络的结合。”黄智瀛说,“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可能会延伸到to C的消费者业务。”
徐志斌说,深圳将持续完善5G产业生态环境,如组建5G产业联盟,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及试点应用等方面发挥联盟的协同效应。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