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三峡库区新变化
重庆万州:三峡库区新变化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4月中旬的重庆万州,处处春意盎然,记者清晨驱车从万州城区出发,沿长江而行,半小时就到了大周镇铺垭村。走进村庄,满眼是绿,沿岸的古红桔树倒映在长江里,绿透了江水,挂满枝头的古红桔,散发出阵阵清香。成群结队的游客在江边桔园观光旅游。
拥有4000多年栽种历史的万州古红桔,曾经是长江沿岸村民的致富树。三峡库区蓄水后,大周镇4个村土地近一半被淹没,人均土地仅剩0.3亩。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重新开荒种果树。现在古红桔和栽种的枇杷、桂圆连成一片,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近年来,在三峡库区搬迁安置任务最重的重庆万州,许多乡村都和铺垭村一样,保护生态,发展旅游,拓展产业,长江两岸移民找到了安稳致富的新路径,村庄焕发新活力,乡村展现新景象,万州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态旅游改变乡村面貌
在铺垭村,记者看到的是瓷砖白墙,绿漆房门,道路两旁整齐地栽满了桂圆树和枇杷树,村民在房前话家常,享受着午后的清闲。73岁的老党员彭值禄原是大周镇五土村的村民,因女儿在万州买了房,他搬到了女儿在铺垭村两层楼的房子里。他说:“这两个村今非昔比,空气清新,房屋宽敞,住着很舒心。”
“那时我们边移民边生产,开荒种桂圆,种植大棚蔬菜。”五土村村主任戴宗群告诉记者,如今,相邻几个村共栽有古红桔11000亩,有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6家农业企业。在果树成林的长江边,建起了十里滨江长廊,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生态游的兴起,吸引了许多村民返乡创业。从去年开始,刘小林、邓均等30多名外出务工的村民先后回村开起了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铺垭村对望过去,一江之隔就是太龙镇的向坪社区。向坪社区是原向坪乡政府所在地。2009年,向坪村和观音村、大洞村、龙门村合并为向坪社区,向坪乡也并入了太龙镇。如今村子里的许多古树、旧楼犹存。今年70岁的村民张一华,边和老伴儿彭永令剥着刚割回来的胡豆,边兴致勃勃地吼唱了一段长江拉船的号子。
“三峡蓄水后,我们的房屋淹没在水面下,土地也剩下不多,全家成了后靠移民。” 张一华说,他20岁开始就在长江上拉船,每天往返一趟,拉了几十年,见证了这个村庄的变化。
“在80年代,我们的古红桔就已远销到陕西、河北、新疆等地,还出口到俄罗斯,最贵时每斤可卖到一块五,而一个鸡蛋才值几分钱。那时有客人来,‘宁可煮鸡蛋,也不吃红桔’。当时全村古红桔产量高达百多万斤,家家户户成了万元户。后来,因为移民这个渔村沉寂了数年。”向坪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熊其林带着我们穿行在古红桔林里,给我讲述村子里的故事。“如今,我们这里就要开发了,三峡文旅正在打造以小桔灯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不久的将来,这里又会重新热闹起来。”
产业进村带富当地百姓
旅游给乡村带来了活力,也助推了产业的发展,旅游和产业共同带动当地的百姓致富。
群山巍峨,绿水荡漾。走进武陵镇下中村的大唐荔枝园,荔枝的甜味扑鼻扑来。谁也不曾想到,在外打工30多年,从事建筑行业的杨元太,2013年会返乡创业,投入几千万元创办大唐荔枝园。在被问到为何要回乡创业搞农产品开发时,他感慨道:“古镇没有保留下来,深厚文化没有被挖掘出来,自己有这个责任,想把镇子变回原来的样子。”
距万州城区陆路73公里、水路37公里的武陵镇,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前些年人们进城务工,村里的土地荒废了许多,古镇的文化也随之被埋没。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加上交通便利,激发了自己回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决心。”杨元太笑着说。
“大唐荔枝园的果树今年会达到丰产期。为了更好地保存荔枝、桂圆等水果,我花费了100多万元修建了洞窟进行水果保鲜,能够存放一两个月,防止水果滞销腐烂。”杨元太指着大片果林介绍道,未来还将通过电商平台等多个渠道,把水果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大唐荔枝园1500百亩土地上,栽满了龙眼、荔枝、枇杷和蜜柚,一年四季都会有水果采摘,每年会雇用上百村民到地里务工,其中近一半是移民,公司每年劳务支出100多万元。“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杨元太说。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