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科研人员在中国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研究方面获进展

2019-04-09 21:3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中国目前常见的稻田节水灌溉模式包括浅湿、间歇、控制和蓄雨灌溉。

  中新社武汉4月9日电 (马芙蓉 杨婷婷)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环境灾害评估团队副研究员庄艳华等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约94.19%的稻田区域适宜实施节水灌溉,应用潜力大。

 

  据介绍,在常规淹水灌溉模式下,水稻灌溉需水量约占中国年灌溉用水总量65%。在当前人口增长和水环境退化的大背景下,水稻生产不仅需要保证产量,还需应对水资源短缺及水稻生产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

  中国目前常见的稻田节水灌溉模式包括浅湿、间歇、控制和蓄雨灌溉。通过分析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适用条件和特点,研究人员构建了中国节水灌溉模式识别指标体系,包括土壤、气候水文、地形和目标效率4类及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盐碱度、降水、地下水位、地类/坡度和综合效益7项指标。

  基于指标体系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人员绘制了4种节水灌溉模式潜在的应用空间分布图。分布图显示,浅湿灌溉分布最广,适宜约90.03%的稻田区域;其次,是控制灌溉和间歇灌溉,适宜约23.33%的稻田区域;蓄雨灌溉适宜范围约占4.16%。这其中,一部分区域可以同时适合三种灌溉模式。5.81%的稻田区域因土壤盐碱化和肥力低下等因素,不适宜节水灌溉。

  研究人员表示,节水灌溉在确保水稻稳产增产同时,可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控制面源污染;同时还被证实有利于控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病虫害风险等,值得推广应用。

  上述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上。(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