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驱动全球化竞争中的中国应对
技术驱动全球化竞争中的中国应对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笔者参加了其中主题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跨国人才流动”的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连续九年来,该圆桌会议已成为华商领袖和智库专家激荡思想、凝聚智慧的重要平台。
本次圆桌会议指出,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为背景,当今世界处在大变革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众多领域都可能引发社会巨变,贸易、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全球流动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基于之前的全球化模式而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方案,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刚刚处于起跑阶段的中国国际人才竞争尤其如此。
在全球化4.0的新时代,技术革命具有了几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技术的突破更多是建立在互联网这一基础平台上进行的。网络正在打破传统的地域界限,将全球人民更多地联系在一起。目前全球76亿人口中,互联网接入用户已突破40亿大关,随着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的普及,全球因技术突破使“地球是平的”日益成为现实,世界愈加彼此连接在一起。
其二,新科技的发展更为直接地把各种领域与普通用户连接起来。更多直接针对普通使用者的新技术被开发利用起来,比如人工智能、共享技术等代表的行业日趋发达。
其三,技术成熟和成功更加依赖于市场的大小和成熟度。一项技术最终成为一项成功的商业应用,越来越依赖于其可服务的市场和资金支持。
基于上述特点,中国在上述领域的优势和缺点都很明显。中国拥有目前最大的互联网人群,目前4G覆盖人口10.8亿,互联网基础设施发达,从而也造就了庞大的技术应用用户群体。中国目前投入技术开发的资金数量庞大。据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统计,2017年中国占全球人工智能启动资金总额的48%;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显示,在2012年至2017年间,约有7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投入到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企业。
相较优势,中国的劣势主要集中在基础技术研究领域薄弱,人才和教育状况是造成这方面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下一个40年已经开始,中国要继续引领全球经济的增长,保持经济大国的地位,关键在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发展科技,而发展科技最终依靠的是国际化的跨国人才。改变中国在基础技术方面的落后就需要在教育和人才上面加大投入,走自力更生和引进吸收相结合的道路。
在教育方面,要提高中国的国际化教育水平,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吸引更多教育投资、国际留学生来华,开放中国的教育,同时,在海外培养更多人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人走出去,加上全球海外华人华侨的巨大数量,中国有必要推动更多国际学校“走出去”,在海外办国际学校,不仅可以为“走出去”的中国人提供中国文化教育,还能给华人华侨的“侨二代”接触中国提供机会,培养更多对中国有感情的“侨二代”,内外综合发展,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促进未来科技人才的流动,从而为中国的国内外人才增加新的源泉。
在吸引跨国人才方面,可以建立吸引国际人才的制度体系和环境,吸引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全球英才。在新的科技革命大发展和新时代加大对外开放的格局下,中国在继续坚持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人才制度。进一步放宽外国留学生在华实习就业限制,吸引全球优秀的人才苗子。同时,可以牵头建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通过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进行综合协调,统筹区域之间的人才开发合作,建立全面的人才开发体系,促进人才区域化一体化发展。
除此之外,华人华侨是中国吸引跨国人才的重要来源。华人华侨作为中国海外人才库,是中国吸引跨国人才的重要源泉,也是新一轮全球资源的重要推手。吸引跨国人才最重要的是吸引广大的华人华侨。中国现在有6000多万华人华侨,华人华侨是中国在世界上最独具核心竞争力、难能可贵的资源,是中国天然的新动力。中国科协此前发布一项调研表明,华人高端科技人才正成为世界科技舞台的重要力量。
在全球人才竞争及背后的科技竞争、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华人华侨尤其是未来的“侨二代”将发挥重要作用。参考港澳台居民居住证,为海外华人华侨人才提供良好的归国建设平台和机会,建立华裔卡制度和华侨身份证制度,尽可能协调有关部门解除华人华侨归国的后顾之忧,促进海外华人回流,从而利用好华人华侨这一巨大的人才库。
上一篇:敬仰先贤永不过时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