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处樱花次第开放,一场谈判艰难推进
3月25日,游客在玉渊潭公园乘坐游船游览、赏樱。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北京玉渊潭公园上千株早樱相继绽放,进入最佳观赏期。 新华社发
微信公号“陶然笔记 ” 4月5日报道,3月底4月初,正是樱花开放的时候。
一簇一簇,粉的白的,红的艳的,很好看。
好看的樱花,有几个特点。
一是很美,大家爱看。
樱花开放前后,大家十分关注。
二是花期很短,开得很急。
迅速迸发,又迅速消退。花是抓紧时间开,人们也只能抓紧时间匆匆一瞥。
三是不同的地方气候不一,樱花开放的顺序也不一样。
好比这些天,北京的樱花花期将尽,樱花节快结束了,华盛顿的樱花刚刚开放,樱花节正渐入高潮。
大家都是聪明人,到这里想必都知道在说什么了。
说樱花,也是说时事——刚刚过去的第八轮,以及正在进行的第九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这两天华盛顿正在举行樱花节,各大酒店房间爆满,价格是直线上升。
看来中方代表团在跟美方谈第九轮之前,工作人员还得先跟酒店谈一轮。
房价随行就市,但要是太离谱,还真得再琢磨琢磨。
言归正传,来说说第九轮磋商。
这次磋商,直到北京时间4号商务部的例行发布会上,才漏出信儿。
应美方邀请,刘鹤副总理率团赴美,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举行第九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目前磋商仍在进行中,如果有进一步消息,我们将及时向大家通报。
第九轮和第八轮一样,悄悄地就开始了。
两轮磋商时间挨得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可以谈三个问题。
首先,第九轮磋商,继续简化形式,更加直奔主题。
我们总结第八轮磋商的一个新特点,叫做简化形式,直奔主题。
第八轮时,原定的欢迎晚宴改成工作晚餐,礼仪性内容能省则省,没有开幕式,没有会见记者环节,不到一分钟的合影后,双方就进入会议室开始谈。
静悄悄地开始,又静悄悄地结束。
据陶然笔记了解,正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九轮谈判,延续了这种风格。
前几轮在白宫艾森豪威尔行政楼举行过的开幕式,这次取消了。
这次磋商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办公楼举行,定于当地时间3日上午9点30分开始。
9点25分,莱特希泽就在USTR门口迎接刘副总理。
据外媒讲,站在USTR大门口迎接客人,这对莱特希泽大使来说非常罕见。
刘副总理抵达后,早在门口等候的莱特希泽鼓掌致意,走下台阶与刘副总理见面握手。
据说,刘副总理还“举起双手向在场的记者挥手打招呼”。这被国外一些社交媒体认为是“罕见的情绪表达”。
双方毫不停留,一边寒暄,一边直接进入USTR办公楼二层的会议室开始磋商。
当天晚些时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官方账号,发布了由白宫摄影师拍摄的中美第九轮高级别磋商的照片。
谈了这么多轮,这还是第一次。
我在网上翻了半天,找出另外一张。
就是下面这张↓
这是谈判进入文本磋商阶段之后,找到的第一张磋商现场照片。
照片里面,那一叠一叠,一摞一摞的文件,要逐字逐句地核对。要最终达成一致,工作量不是一般地大。
简化形式,直奔主题,就是为了抓紧时间。
从去年4月3日美国抛出涉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征税清单,到现在整整一年过去了。
这一年里,我们守住了自己的立场,而美国人对加征关税的反作用力感受得越来越真切,越来越清晰。
到现在,经贸摩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放大。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表示,如果美国和中国在三个月内没有达成贸易协议,那么全球经济“极有可能”陷入衰退。
世界贸易组织2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调至2.6%。
加快谈判,是个理性务实的选择。既对中美双方有利,也对世界有利。
其次,美国那边从官员到媒体,近期对谈判可能达成结果的评论突然增多,这未尝不是极限施压的另一种形式。
谈到这个时候,美国那边各种消息满天飞舞。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相信大家也了解到一些说法。
陶然笔记始终认为,这些消息跟之前释放出来的手法类似,尽管表达了对谈判前景的乐观展望,但仍是“极限施压”的手段之一。
有两个理由。
第一,美方所有关于谈判进展的报道内容,都说的是美国要怎么样,但几乎没有说中国的态度。
说到底,这些还是美国的要价,而不是双方的协议。
第二,作为谈判的另一方,中国依然表现出一贯淡定,并未随之起舞。
埋头干活儿,说得不多。
中方表态少,大概是因为骨子里推崇“言必信,行必果”“行胜于言”的道理。
我们说话,是算话的。
氛围很积极,说明彼此都有达成协议的意愿。
但谈到这个时候,每一项工作都是硬骨头,非常艰巨。
至于看待最后阶段的谈判,有个美国人的几句话倒是不妨听听。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