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1周年 10项改革创新举措全部落地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张子扬)4月2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迎来成立1周岁生日。1年来,全国移民管理系统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力提升移民治理能力,相继推出10项重大改革举措,移民管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资料图:国家移民管理局。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只跑一次”与“全国通办”:化解民众心中的“堵点”
全国实行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从群众办证“来回跑”、“多次跑”的堵点、痛点入手,在全国出入境管理窗口统一推出“一次告之”“一张表单”“一口受理”“一次办理”等措施,全面优化窗口布局,科学设置办证流程,将照片采集、指纹采集、材料提交、面见核查、证件缴费等手续集中在同一场所一次完成。实施后,98.5%的群众可在同一场所一次性完成申办手续,91%的群众现场办证时间少于30分钟,满意率超过99%。
“全国通办”所有出入境证件。顺应全国人口快速流动大趋势,推出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窗口申办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异地申办赴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可在自助签注机上办理,彻底实现“全国各地都能办”“内地居民都能办”“出国出境证件都能办”。极大减少群众时间成本,减轻吃、住、行经济负担。据估算,仅交通费一项每年可为群众节省约200亿。
全国出入境证件审发时限调整缩短至7个工作日。针对全国办证时限不一、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改进完善内部机制,创新丰富工作手段,大幅提升受理、审批、制证工作效率,统一将内地居民在户籍地申请办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的签发时限缩短至7个工作日。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通“绿色通道”,为紧急出国出境奔丧、治疗重症、商务谈判、留学报到日期临近等人员提供24小时加急办证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掌上办理”与“通关提速”:技术和管理创新下的民生“获得感”
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服务,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入境政务服务。全国出入境窗口基本实现网上支付,国际航行船舶实行边检手续网上申报,研发推出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移民管理APP、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群众、企业可24小时在线办理预约申请、签注申办、出入境记录查询等服务,实现“掌上办”、“随时办”。
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不超30分钟。主动解决中国公民在大型口岸高峰时段通关排长队的“烦心事”,优化入出境通道设置、开通专用通道、增设自助通关设施,实施节假日客流高峰“两公布一提示”制度,中国公民口岸通关时间不超30分钟,排长队现象成为历史。实施以来,全国口岸通关时间平均缩短10分钟,对中国公民的查验时间减少至45秒,位居世界前列。
创新便利港澳通关查验模式。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创新实行广深港高铁西九龙口岸“一地两检”、港珠澳大桥珠澳通道“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查验新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车辆查验次数,全力保障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顺利开通。西九龙口岸日均通关5.5万人次、港珠澳大桥口岸日均通关4.4万人次,车辆日均通关1300辆次,高效顺畅的通关体验使两口岸成为旅客往来港澳的优选。
“免签扩容”与“永居增量”: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出台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改革措施。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出台支持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设的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新增厦门等5城市144小时外国人过境免签,简化邮轮及旅客出入境手续等系列改革措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年来,免签入境人员887.1万人次,同比增长9.6%。
改革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政策规定,主动开展对外宣介服务,优化申请条件,缩短审核审批周期,加快办证速度,为愿意长期在华工作、学习、生活的外国人提供居留便利。一年来,批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大幅上升,超过前3年批准总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