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涉企政策不落实,19个典型案例被曝光
千招万招,不担当、不作为都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执行、不落实都是“白条”。6月22日,在“找差距、抓落实”系列活动第一次推进会——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电视电话会议上,市政府通报了19个关于涉企政策不落实负面典型案例,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深刻反思、举一反三,以刀刃向内的态度检视问题、直击痛点、狠下心来排查整改。
这19个负面典型案例,都是结合省“政风热线”暗访问题线索、市委巡察组反馈问题线索、第一轮营商环境政策不落实典型案例整改情况和企业家座谈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对问题整改不到位、企业集中反映较多、部门履职不力等问题进行核查后梳理出来的,主要涉及《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涉企政策,集中表现为:表态式落实、表象式落实、机械式落实、选择性落实、打折扣落实、衰减式落实等六个方面。
表态式落实:表态很坚决,行动很迟缓
【案例】高淳区政务服务中心尚未实现“一窗通办”。该中心政务服务事项未实现“应进必进”,其中不动产登记、人社、税务、公积金、水、电、气、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网络、市民卡、残联等13个公共和便民服务事项未进驻政务大厅,企业办事存在多头跑现象。
今年一季度,栖霞区应急管理局、残联、城管局授权给区政务中心全科窗口的“应进必进”审批事项未实际进入服务窗口,部分事项仍在相关部门和科室办理,未有效做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
2018年12月,我市成立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互助基金,44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其中28家签约银行因没有出台相关金融产品或办理流程,导致企业无法在上述金融机构办理民营企业转贷互助基金相关业务。
【点评】政策出台后,一些单位表态很坚决,但行动很迟缓。有的甚至把开会当完成、把表态当落实,精神没传达、任务没部署、目标没分解,上级政策变成一纸空文。
表象式落实:重形式,轻实效
【案例】浦口区人民法院超标的冻结企业银行账户存款。原告苏州冠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诉被告南京鑫丰源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承揽合同纠纷一案,浦口区人民法院根据原告申请,于审理阶段对被告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足额冻结被告名下银行存款60万元。去年10月23日,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承揽报酬51万余元及相应利息。判决生效后,原告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根据生效判决书确定的给付金额于执行查控系统再次冻结了被告的银行存款,造成超标的冻结。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对评估涉及的区域状况和需求分析研究不够,对评估工作缺少具体指导和精细化操作,部分评估事项未实现分类施策,造成市级以上开发园区的区域评估工作进展不平衡。
去年9月至今年3月,全市工商注册登记系统1秒办理的“秒批”件共2226件,存在体外审核现象,不能全面真实反映企业业务办理时间。
市税务局信息不共享影响科技企业申请贷款。企业通过“我的南京”APP全市科技区块链金融征信平台申请贷款渠道不畅。自开通以来,企业通过平台共申请贷款1701笔,因税务部门三类数据不能共享却又未能有效建立辅助核查通道,仅发放16笔。
【点评】有的在政策落实上重形式、轻实效,热衷于片面追求指标、满足数据上的完成,片面追求考核过关、满足形式上的优化,与政策要求、改革初衷背道而驰。
机械式落实:拿老套路应对新问题
【案例】2017年9月中旬至今,浦口区江浦街道无依据和执法手续,以群众举报为由阻止南京隆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施工。被约谈后,不从自身查找问题原因,反而倒查企业生产经营、用工、纳税、花卉引进的审批和许可等问题,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秦淮区夫子庙麦当劳项目于4月初申请消防审核与验收,因秦淮区建设局与区消防救援大队未落实市有关规定,职能交接工作衔接机制不畅,延缓了企业办件审核受理,影响企业开业经营。
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市生态环境局在受理南京卓越环保公司废弃物经营许可申请过程中,未依法送达《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未告知申请人享有行政复议或者诉讼权利,即以“不予许可”办结。在企业现场整改期间,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多次以口头、微信等不规范方式向企业提出补充整改意见。
今年2月底,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满三年的企业进行清理规范,未上门核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违规批量吊销110余家企业营业执照。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