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臻云科技张弘:市场静极思动的规律永远存在
本期专访我们采访的数字量化团队是臻云科技,臻云科技从 2015 年开始从事国内量化投资业务,在A股牛市期间,孵化的量化私募管理规模超过 100 亿人民币, 2018 年开始进行数字资产的量化交易。作为一个从 2015 年开始从事量化投资的专业性团队,其对于数字量化市场是如何看的?是否已经有头部基金形成?量化策略该如何根据变换莫测的市场行情进行切换?如何快捷评估一个量化团队是否做好了风控措施?就此,臻云科技的风控官,张弘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个人简介:张弘,中山大学金融硕士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金融工程硕士。曾任职美国瑞信银行(Credit Suisse)环球交易部,曾任香港交通银行总部环球外汇衍生品交易员,管理头寸超过 50 亿美元。深圳盈富量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管理衍生品头寸超过 10 亿。深圳希格斯资产集团战略合伙人,旗下对冲基金管理规模超过百亿。 2018 年开始,任臻云科技联合创始人。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文/壹块硬币
01团队篇
硬币君:您的团队目前规模多大?团队成员的具体分工是怎样的?
张弘:我们传统股票量化对冲基金规模曾经接近 100 亿管理规模,现在也仍然运行良好,传统股票量化团队有 50 多人,数字货币量化这块现有 10 人,其中 4 人负责策略开发, 2 位IT进行系统开发, 1 位风控和 1 位中台运营以及 2 位研究员。策略开发负责开发,优化,调试策略,然后交给IT的同事去开发成实盘的执行系统自动化交易,中台同事负责结算和清算,风控负责日常监控策略的运行情况是否满足事前风控的要求,研究员负责行业研究与资料数据收集。
02资金篇
硬币君:目前管理的资金量多大?
张弘:截至 5 月,臻云科技的管理规模超过折合3000BTC,其中包括BTC,ETH,EOS和BCH的资产。
硬币君:目前整个加密货币的规模和市值,一个量化团队能够入的金最大可以有多大?
张弘:不同策略有不同的资金容量,一般来说,频率越高的策略,资金容量越低,越是风险低的策略,资金容量越低。比如,高频策略的容量一般不会超过 100 个btc。每个策略,低风险套利策略一般在 5000 个BTC容量以下。每个机构,CTA策略低频的版本在 8000 个以下。团队的策略越丰富,相应的自己容量也会越大。同时,也跟当时的行情有关系,某些月份的流动性更好,容量也会相应较大。
硬币君:以现在市面上一般的团队资金规模来看,您觉得目前的市场体量和交易量能容纳多少只团队那样?
张弘:根据我们的数据,市场上超过 5000 个btc管理规模的机构属于头部的量化机构了,曾经出现的1W个btc以上的机构现在也看不见了。数量绝大多数在1000- 2000 个btc左右, 3000 个btc以上的就属于比较大的机构了。超过 5000 个btc的量化机构,我们数据上不超过 10 家。
硬币君:现在的量化市场您觉得有没有头部基金?您有没有自己心目中觉得比较好的基金团队?他们的收益率大概在多少?
张弘:头部机构正在逐步形成,市场上 5000 个btc以上的机构不管是名气,团队,策略都逐渐的形成竞争壁垒,但仍相对初期。他们的收益率都是相对于同期同行业中上的水平。因为一般规模越大,收益率相应就会下降,反而是一些中型规模的收益率和稳定性达到最好的平衡。
03策略篇
硬币君:众所周知,策略是量化交易的核心。不同策略的风险因素有哪些?不同的市场行情下应当如何选择不同的量化策略呢?
张弘:不同策略有自身的策略风险因素,比如套利策略,以均值回归为套利逻辑的策略,最大的风险就是价差长期偏离不回归的风险。趋势跟踪策略,以时间序列预测为核心的逻辑,市场在没有趋势或者假趋势的行情下持续亏损的风险较为突出。除了不同策略独有的风险之外,还有一些交易所不稳定,USDT丑闻等等的市场基本面风险。
量化基金首先应当评估投资人收益风险偏好去选择策略,并且坚持执行。如果对行情切换无法准确择时,还是坚持策略原本的设计更好,否则频繁切换策略风格,容易导致频繁踏错节奏,亏损更大。如果要进行策略切换,可以根据市场的波动性回归的特点进行风格切换,市场静极思动的规律永远存在,再根据市场的一些基本面因素去尝试判断市场的风格切换,但一般风格的切换都是事后后验的结果,前置判断并不容易。
硬币君:您的团队开发一个新的量化策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这个过程哪个步骤是最难的?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