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的比特币ETF 被拒公司都有这个问题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再次推迟了对VanEck和SolidX比特币ETF提案的裁决。
意料之中的延批
据当地时间5月20日上午发布的文件显示,SEC将行使权利将裁决再推迟90天至8月19日。
该文件引用了诸如防止“欺诈、操纵行为和实践”之类的担忧来支持其决定,这些担忧可能与最近的Tether和Bitfinex纠纷案以及Bitstamp比特币价格异动有关。
对于SEC的延批决定,VanEck数字资产战略总监Gabor Gurbacs发推表示,
“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监管、更安全、更具流动性的数字资产市场。比特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其实,在SEC公布决定之前,市场上早已冒出多种猜测,且多数人认为VanEck很有可能和上周的Bitwise一样,面临再次被延期的命运。
小葱昨日文章提及,美国政府执法辩护和证券诉讼律师Jake Chervinsky称,美国SEC推迟批准VanEck比特币ETF提案的可能性最高,达到75%,拒批可能性为24.9%,而批准可能性仅为0.1%。
SEC延批裁决公布后,Jake Chervinsky再发推文表示,SEC的裁决不出所料。
“虽然新的截止日期是8月19日,但SEC可能会再次推迟至最终期限10月18日。”
同是天涯沦落人,“被拒的”、“被延的”有哪些共性?
自芝期所(Cboe)和芝商所(CME)先后推出比特币期货之后,很多业内人士都盼着比特币ETF的到来。
直到三年前,市场迎来了第一份比特币ETF提案。
2016年6月,著名比特币投资者、美国双子星(Gemini)交易所创始人Winklevoss兄弟向美国SEC提交比特币ETF提案,但经过多番努力仍没能避免被拒命运。此后,十余家机构进行多次尝试,但不是被拒就是被延期,始终没能让SEC开绿灯。
截至目前,有史以来首只比特币ETF何时能面世仍是个未知数。
小葱梳理这些被拒的、被延的“难兄难弟们”发现,有七家申请公司的成立时间不足6年,多数是凭借加密市场和数字货币快速发展的东风起家的,包括Gemini、SolidX、Grayscale和GraniteShares等。由此来看,或许申请方的资历也是SEC在审批比特币ETF提案时所要衡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从SEC过往发的“拒绝信”来看,操纵市场风险、市场监管、期货市场体量等问题也是SEC考虑的重点。
申请方难以证明比特币免遭操纵
VanEck的比特币ETF提案被视为是最有希望的,因为其是基于实际数字货币交易的ETF申请,而此前被拒绝的一系列比特币ETF申请多数是锚定比特币期货。
但无论是VanEck、Bitwise,亦或是Winklevoss或ProShares,都没能打消SEC对于市场操纵币价问题的担忧,特别是上周五由于Bitstamp巨额卖单引发的BTC一轮急跌,或许又让监管机构加深了顾虑。
美国SEC主席Jay Clayton此前也表示,在市场操纵的担忧未得到解决之前,加密货币ETF没有办法获得批准。
比特币期货市场的交易量较小
从此前各家提交的比特币ETF申请来看,多数是锚定比特币期货的。因此,SEC在考虑市场操纵问题之外,还会考量目前比特币期货市场的表现并考虑衍生产品上线期间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此前,ProShares的比特币ETF申请被拒,SEC称该交易所也未能提供直接证据证明比特币期货市场“规模显著”。
总的来看,比特币ETF屡遭拒绝的主要原因是各家申请机构至今都没能打消SEC对于市场价格操纵的疑虑,另外公司资质、受监管市场规模、流动性风险等也是SEC频发拒信的重要因素。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