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认知”战争
螳螂财经|李永华
“万达百货”再见了。
5月15日,苏宁在启动618大促的发布会上,宣布“万达百货”将正式更名“苏宁易购广场”。
5月底,苏宁将完成37家门店中首家“苏宁易购广场”的改造。
这个本来是要说明自己为消费者准备了多少优惠、提供了多少新服务,以及为合作商家提供多少便利的发布会,冷不丁冒出了这么一个“大新闻”。
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也冒出来:为什么苏宁在做百货的道路上,要放弃“万达”这个品牌,转而统一到“苏宁”大旗下?难道仅仅是因为收购了就得改成自己的名字?
显然不只是如此。
零售平台“认知”战争正在加剧
“唯一的事实是没有事实,只有认知”,营销专家杰克·特劳特对品牌营销曾有这样的描述。
在特劳特看来,“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社会,而消费者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企业必须让自己的品牌在顾客心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这种“占据”,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消费者心理上认可的,而不是你事实上做了的,才能算是“占据”;
必须是“有利”的地位,成功“占据”了“不利”地位或者“不恰当”的地位,情况可能更糟。
虽然特劳特是“定位之父”,这些理论主要讲给消费品品牌商,例如可口可乐对百事可乐的心智战争,即便百事可乐在盲测时更“可口”,也无法阻止消费者在睁眼时选择可口可乐。
但如果把零售商当作一个个整体,这番言论对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零售业亦十分适用,拥有恰当的消费者/用户认知,已经是零售平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网易近年来崛起的两大电商品牌:考拉与严选,其市场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营造“认知”的成功。
高管海外采购、丁三石亲自试女性丝袜……考拉的“网上免税店”,严选的“好的生活,没那么贵”的“认知”成功“运作”起来,从阿里“大而全”的电商盘子里抠出市场来。
如今,小米有品、荣耀亲选都在某种程度上效仿好+不贵的认知,只是各自有各自的表述罢了。
“专门做特卖”的唯品会、“100%正品”的聚美优品则没那么幸运,凭借营销广告和网红代言做起来的强消费者“认知”,难以经受负面新闻的纠缠,失掉认知后,那些面对市场的积极表态效果大大下降。
凭借对下沉市场电商消费认知的“独占”,拼多多看似牢不可破的“便宜”认知让天猫等大佬十分紧张,聚划算等原本不是很上心的“老产品”紧急升空应对(例如在手淘APP菜单地位提升),但拼多多还是在“便宜”认知的护航下狂奔突袭。
聚划算的东西就一定比拼多多贵吗?未必,但有消费者心理上认可,事实上的“便宜”与“贵”反而变成次要的了,这就是“占据”的价值。
所以,当快递员的大兄弟刘强东天天梦想做快消和百货时,它遭遇的是市场无情的拒绝。
京东的服装、快消品,你要说质量多差、服务多慢,是不太可信的,甚至在物流上比天猫还具备优势,但无奈,马云的天猫已经占领了这块高利润零售领地的消费者认知,京东难以去突破了。
京东陷入重重麻烦,成了不用编撰的反面教材。
从“认知”战争的角度看,虽然苏宁也要做快消和百货,但京东的老路,显然是个摆在面前的失败案例。
现在,苏宁放弃“万达”,推“苏宁易购广场”,配合苏宁其他许多动作,似乎想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京东的转型道路,重新找到一个“有利”的消费者“认知”并占领。
苏宁“分散”?只是因为认知战争
纵览苏宁这些年的动作,在表面形式上,用“散”来形容并不为过。
这种形式上的“散”,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品牌、业务“分散”
在37家万达百货更名苏宁易购广场之前,苏宁自己就有19家苏宁易购广场和16家“苏宁广场”,现在,苏宁旗下的广场业态已经达到了72家。
抛开与“万达”二字相关的“大新闻”不说,以苏宁易购为主题,零售子品牌也搞出了很多花样,例如面向母婴零售的“苏宁红孩子”、做快消的“苏宁小店”、自有商品品牌“苏宁极物”,以及2017年4月早早布局的生鲜产品零售平台“苏鲜生”。
当然,还包括苏宁金融这种零售平台都标配的金融服务子品牌。
现在,与“苏宁”二字相关的,有综合电商、购物广场、大/中/小型门店、垂直电商、自有商品、金融等诸多品牌,涉及线上、线下、制造、金融等诸多业务领域。
2、服务概念“分散”
品牌给人“散”的印象是直接的,但在服务方式上,苏宁也有“分散”化的动作表现。
在515的发布会上,苏宁公布了一个比较“奇特”的物流服务方式: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