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三方面推动跨越标准化鸿沟

2019-05-18 23:13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5月17日消息,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19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

飞象网讯 (易欢/文)5月17日消息,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19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应从以下三方面来推动跨越标准化鸿沟:发展中国家参与ITU标准化制定过程;在国家、地区和国际标准化制定过程中强化本地专家的参与;推动脱机标准在发展中国家实施。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三方面推动跨越标准化鸿沟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张秘书长,还有各位领导,早上好!

我这个命题作文,按照今天的主题,写了一篇以标准化为桥,跨越数字鸿沟的演讲稿。

联合国在2015年发布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缩小差距、消除贫困有关的内容。

什么是数字鸿沟,实际上是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革命渗透深入的时候,成果分配不均衡,在国与国之间以及个人、地区、企业之间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的差异造成机会上的差距。比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正常人跟残疾人的差距,性别差距,大小企业的差距,这些在利用信息技术方面是有一些不利的条件。

举一个例子,现在很热的人工智能,昨天刚刚从天津回来,天津开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既可以改进我们对技术利用的手段,但是也有可能加大数字鸿沟。麦卡锡就提过,利用人工智能和不利用人工智能,会有20%的增长,新兴国家利用人工智能会有好处,但是增长率也只有一半,发展下去差距更大。

对于企业来讲,能够很好利用人工智能的企业,在未来五到七年有望现金流扩大一倍,没有很好利用人工智能的企业,现金流会比现在下降20%。因为人工智能会取代一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所以会造成一些就业上的压力。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后进地区还要更进一步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利用,避免这个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这是中国互联网的绿线,是城市互联网普及率,蓝线是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红线是城镇化率。从2010年开始到去年,城镇互联网普及率跟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始终相差一倍,差距没有改进。

另外一个,左边土地是固网的宽带普及率,这是去年年底,最好的江苏跟比较落后的内蒙差了一倍。右图是移动宽带普及率,最好的北京跟落后的江西也差了一倍。也就是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达地区和差的地区之间在信息化的普及方面还是相差了一倍。

当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缩短数字鸿沟,互联网的接入以及可及性被称为第一道数字鸿沟,所以要加大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要实施宽带村村通工程。

前天国务院常务会又发出了要让4G普及到乡镇,实际上一个行业也是,不仅仅是数字鸿沟了,也是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

除了宽带基础设施的普遍服务以外,国家还出台了提速降费。前天的国务院常务会再次要求对企业的上网资费下降15%,对普通的移动流量费下降20%。前天国务院常务会还提了一点,明确对低收入群体和老年人实行通信资费的地板价,将来要根据收入实行价钱价格不一样,当然现在中国移动是根据网龄实行补贴,未来还不能根据网龄,网龄越长的,说明他能力越强,越短的还是要补贴。

教育水平差也是造成了差距,所以将来可以利用网络教育提升让贫困地区得到优势的网络资源,普及落后地区的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技能。

智能手机的发展相对降低了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门槛,移动支付也使得我们很快越过了信用卡支付对财富要求,普惠金融可以降低支付成本。对企业诚信记录的缺失本来是影响企业的,但是现在利用物联网、区块链也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今天是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昨天是世界的信息无障碍日。信息无障碍也有国际标准,也有国内标准,是从四个方面,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兼容性提出来的。目前我们过程残疾人有8500多万,老年人有两个多亿。文化比较差的人群有5个亿,加起来大概6个亿吧,这些人在获取信息能力方面存在差距,当然现在政府实施了一些无障碍服务,让包括盲人可以用话音、语音导航,可以要求网站的网页文字变成语音发送,现在已经有一种智能手机,盲人也可以用它做微信了,这一点是很有用了。

昨天刚刚总书记出席了对一个残疾人的包括助残的一个奖励大会,国家也非常关心残疾人的应用,国家盲聋哑、痴呆傻、孤老寡这样的人也不少,怎么让这样的人也使用。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