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为什么政府应该使用区块链

2019-05-15 19:1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近年来加密货币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特币、以太坊等自问世以来,几乎从未上过新闻头条,直到2018年的《加密崩

近年来加密货币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特币、以太坊等自问世以来,几乎从未上过新闻头条,直到2018年的《加密崩溃》(Crypto Crash),震惊了铁杆粉丝和投资者,但在随后的混乱中,真正的受害者是区块链。作为加密货币背后的基础技术,区块链立即被等同于它们,,当公众对加密货币的信心受挫时,区块链也随之受挫。

为什么政府应该使用区块链

然而,区块链远远不只是加密货币,对这项技术重新燃起(或继续)的兴趣,肯能有助于这项技术证明其价值超出了加密泡沫。在真实世界的例子很难找到的情况下,政府、公司和那些拥有最大影响力的人必须合作,将区块链带出低迷期。但是,这种技术的支持者能否达到完美的平衡,并赋予区块链一个新生命呢?

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发挥区块链最好的一面可能不像人工智能或3D打印那么容易,大多数人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是一种强大的变革工具。然而,很多知情人士认为区块链是下一个“完全中立的公共数字基础设施,比如互联网或电子邮件”——Odyssey hackathon的创始人Rutger van Zuidam就是坚定支持区块链的人士之一。Odyssey hackathon体现了van Zuidam)充沛的精力和激情。Odyssey hackathon的目标是通过将创新者聚集在中立的领域,解决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van Zuidam说:“合作是克服许多挑战的唯一途径,不管是社会的、组织的还是环境的挑战,而这正是区块链的用武之地。”

这些挑战被划分为“无化石燃料的未来”、“危机与灾难管理”和“数字公民”等轨道,当然不是微不足道的问题。汇集的大公司、政府、监管机构、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的Odyssey仍然是陷害像游乐场创新——“原来解决非常复杂的挑战其实是很有趣的人”——但这气氛一起原型解决方案会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团队与其他制造商团队和行业专家一起,在48小时内共同构建一个原型。活动一结束,Odyssey就开始扮演“生态系统孵化器”的角色。van Zuidam解释说:“利益相关者与获胜团队见面,看到一个只有一天历史的解决方案,现在他们可以与该团队和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行接触,了解这样的解决方案将如何工作。”

以这种方式使用区块链——既是协作创新的一种刺激剂,也是一个应对全球挑战的中立基础设施——以一种更加新生的视角展示了这项技术。正如van Zuidam所说,区块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采用和治理,而不是技术。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对区块链的广泛使用(据推测)一直专注于其无限增长潜力,但人们对区块链用途的兴趣日益浓厚,预示着一个光明的未来。van Zuidam说,政府和公司都明白,他们并不拥有(这种基础设施),但他们确实希望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可以帮助它发展和成长。“最终,区块链不是一个IT解决方案,而是一个组织上的解决方案。”

E-爱沙尼亚:案例研究

区块链最激动人心、最全面的用途之一,可以在爱沙尼亚的政府服务中找到:电子投票、网上报税表、数字内阁会议,现在电子居住都在一个数字平台上链接。使用区块链作为令人惊讶的数字化水平的支柱(目前,爱沙尼亚政府服务的99%都是在线的),在使用公用钥匙基础结构(PKI)系统的强制性身份证上提供服务功能,用户可以用一个密码进行自我认证,并通过另一个密码确认。爱沙尼亚公民只需提交一次数据然后被储存在一个抹不掉的区块链中。然后,政府只需查询分布式和连接的数据库,就可以检查任何东西,而不会打扰他们的市民。任何新的服务都是“默认”的“数字”,因此无需对这个自动化服务集线器进行改装。

如此有效地将这些过程数字化,恰恰表明了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取得的成果:爱沙尼亚于1991年脱离解体的苏联获得独立,到1997年97%的学校实现了在线教学。这种迅速的数字化不仅仅是将爱沙尼亚与其邻国分隔开来的一种方式,它还成为一种向爱沙尼亚人民表明,通过增加与政府的接触和接触,他们可以影响重大和有意意的变革。

政府该怎么做?

政府介入科技领域,特别是区块链,是一条很难走的路。没有爱沙尼亚那样的空白石板和公众支持,民族国家会发现自己在迎合私人利益。正如伯克利研究集团(BRG)高级管理顾问Kieran Brown所指出的那样,“理解这种心态转变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做法迄今(迄今为止)都非常保守。” Brown认为,在爱沙尼亚和迪拜的成功实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在与企业家打交道方面找到正确的心态”,而对于区块链和任何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先进技术,政府需要积极与企业家共同领导政策框架,并专注于积极塑造先进技术的市场结果。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