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肖钢:大国贸易冲突的逻辑

2019-05-15 02:2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肖钢:大国贸易冲突的逻辑-新闻频道-和讯网

  中美贸易冲突也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插曲……对中国来说,只有敢战、能战,才能止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 肖钢

  本文系肖钢在5月11日举行的CF40-PIIE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上所做的演讲。

肖钢:大国贸易冲突的逻辑

  肖钢在第八届CF40-PIIE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上发表演讲。

  大国贸易冲突的性质与出路

  文 | 肖钢

  大家上午好!今天简单讲一下大国贸易冲突问题。从历史上来看,大国的贸易冲突由来已久,不是一个新鲜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平常心,理性看待当前的中美贸易冲突。

  美国对华贸易冲突的深层次原因

  众所周知,用中国的一句成语来说,美国发起对华贸易冲突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实目的是遏制中国的崛起,而不简单是贸易失衡问题。

  首先,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是否存在逆差,取决于本国的储蓄与投资。储蓄小于投资必然出现某种形式的逆差,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而美国的国民储蓄率很低。解决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美国的国民储蓄率。

  其次,美国只强调对华货物贸易逆差而有意回避服务贸易顺差。中美的统计口径差异、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链的分工格局等也会影响中美两国的贸易平衡状况。实际上,美国对华经常账户逆差明显小于货物贸易逆差。

  再次,即使中美确实存在贸易逆差,但美国近年的对外贸易逆差,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GDP的比重,都不是历史最高,并且总体呈下降趋势。

  最后,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确实已经对美国全球霸主地位和国际治理格局形成了挑战,这才是中美贸易冲突的本质。

  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贸易冲突

  从世界历史来看,崛起大国和既存大国之间的冲突往往难以避免。回顾一下近百年来的历史,英美、美日之间在不同时期有多次交锋。简要回顾一下历史上大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对于思考如何解决现在的中美贸易冲突是有借鉴的。

  一、英美百年缠斗

  第一回合是第二次英美战争至美国南北战争。

  独立战争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国土面积扩大,1812年英国为阻止美国的持续扩张,加强力量阻挠美国的海上贸易。很快由贸易冲突升级为两国的全面军事对抗,直至1814年美国获胜。恰恰是战时英国对美国的港口封锁,使得美国的纺织品短缺,才促进了美国纺织业和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战争结束以后,英美之间的国际贸易得到了恢复,大量廉价英国工业品涌入美国,当时美国的制造业还处于幼稚阶段,尚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所以,1816年美国通过了新的关税法案,逐步提高关税,保护本国的幼稚制造业。英国为了维护既存大国的竞争优势,也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禁止纺织机等先进机器出口,并禁止纺织业的熟练工人外迁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通过设置鼓励措施,例如改良机器能获得高额奖金等,不仅学到了欧洲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同时还创造了很多新发明。

  第二回合是美国南北战争至1929年全球金融危机。

  南北战争爆发以后,为了筹措经费,美国政府又一次全面提高了关税税率,1890年颁布了《麦金莱关税法》,将平均关税提高到49.5%,这是当时全世界最高的关税水平。一直到一战爆发前,美国一直对外采取高关税,对内推行自由贸易,加速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

  一战以后,英国经济实力大幅度削弱,美国利用这个时机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生产能力扩大商品出口。到1929年,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4%,高于英国13%的水平,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经济中心逐渐向美国转移。

  第三回合是1929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二战结束。

  为应对大萧条冲击和日益强大的美国造成的压力,一贯推崇自由贸易的英国转向了贸易保护。1929年,英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英联邦国家签署了《渥太华协定》,规定对成员国的商品降低关税或者免税,成员国之外实行高税率。受《渥太华协定》影响,美国罗斯福总统促使国会修订了当时的《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案授予总统可以和外国进行双边关税转让谈判的权利,改变了美国关税不可谈判的单边主义特点,使美国的外贸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到1939年,美国通过双边谈判,已同22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成功打破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二战后,英美两国的实力继续此消彼长,美国最终取得了这场长达百年的贸易缠斗的胜利,并确立了它的全球霸权地位。

  二、美日贸易摩擦

  简单回顾一下美国和日本的贸易冲突。

  第一回合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