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北大教授:如何防范区块链重蹈网贷的覆辙?

2019-05-09 21:54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来源:财经网链上财经近日被几则新闻吸引。一则讲,某市高新区将在今年重点认定一批“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

  近日被几则新闻吸引。一则讲,某市高新区将在今年重点认定一批“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对已经认定的新设立或者新迁入企业或相关机构给予上百万的落户奖励、提供3年免租进驻“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等政策,着力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另一则称2018年为“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元年”,因为趋势是“国家鼓励探索研究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场景相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并称“国家层面还未正式出台区块链技术应用相关的监管法规,但……隐约可以看到国家对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应用的方向较为支持”。

  还有一则指出,截至2018年10月,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江苏、浙江、贵州、山东、江西、广西等多地发布政策指导信息,开展对区块链的产业链布局;文中的统计显示,各省都开始出现区块链企业,而广东省区块链相关企业的数量已经逼近6000家。

  新闻读来似曾相识。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没有正式出台互联网金融相应监管法规的情况下,多地政府出台设立专项基金、落户奖励、税收减免、支持产业园孵化园等政策;2014和2015两年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量猛增4000多家。截至2018年底,一共出现了 6,622家网络借贷平台,但其中问题平台已经有5610家,占84.7% (网贷之家数据)。

  持续增长的问题平台数字背后,有大量辛苦积蓄打水漂的投资人、有因还不上网贷而自杀的大学生,还有一批当初被扶持政策欢迎、如今已成阶下囚的从业者。这些令人唏嘘的结局,让人忍不住追问,如何防范区块链行业重蹈网贷行业覆辙?

  根据IDC《全球半年度区块链支出指南》的预测,2018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支出规模要在2017年8300万美元的基础上翻倍,达1. 6亿美元。这场景,和五六年前网络借贷热潮初起时有类似之处。经过数年时间在欧美的发展,网络借贷(P2P)的概念在中国逐渐被接受;2013年余额宝上线,让更多投资人和借款人开始关注网络借贷。

  为鼓励创新和创业,政府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出鼓励信号,监管部门采取了“适度监管”的包容态度,期待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其他金融科技手段的网络借贷企业,可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普惠的金融服务。

  但是,被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吸引的有两类企业,一类是有金融科技创新能力、以诚信经营为目标的企业;另一类是号称自己拥有新技术、以欺诈为目的的“皇帝的新装”式企业。

  在市场进入门槛低的情况下,大批企业涌入,快速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金融体系已经比较发达,也有成熟的个人征信系统,网络借贷作为现有金融市场的补充,规模较小;风险可控。

  而中国网络借贷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监管比较宽松、征信系统不完善、相关业务详细统计缺失、民众习惯刚性兑付的情况下,在大量个体投资人和大量个体借款人间展开的间接借贷业务。

  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和监管部门原本期待的新技术提高网络借贷效率的目标被异化,绝大多数平台都偏离了信息中介定位,业务模式异化成用新投资人资金归还旧投资人的庞氏模式。随着监管态度趋严、新投资资金流入放缓,2018年七月前后出现“爆雷”现象,不少平台业务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集中爆发。

  在网络借贷热潮消褪后,一些观点认为,金融领域将是未来三年内中国区块链市场最主流的应用场景。但是,目前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商业可持续性还存在不少挑战。

  业内人士分析,企业实施区块链技术至少存在十大挑战

  高额成本;

  规模可扩展性;

  数据隐私;

  企业内部对区块链缺少足够的认知;

  传承系统(legacy system)转型困难;

  找到合适的执行人;

  安全问题;

  犯罪活动影响技术清洁性;

  监管态度不明朗;

  区块链互通性

  举例来说,比特币系统每秒仅能完成交易3-5笔,而根据加密货币分析师Alex de Vries估算,每次比特币交易消耗的能源为215千瓦时,相当于美国一个家庭一周的用电量。与此相应,2018年“双十一”期间每秒完成的交易量是9.2万笔,如果这些交易都要交由区块链系统完成,无论时间成本还是能源消耗成本恐怕都过于高昂,更不要说其他运营维护成本了。

  即便在最理想的状况下,区块链技术克服了上述成本问题、也有很好的规模可扩展性、解决了隐私和安全问题、找到合适的专家,但是应用到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依然存在传承系统转型困难问题。如果一家大型国有银行要大规模运用相关技术,往往需要放弃自身已经使用多年的系统架构来重新设计适应区块链技术的底层系统。要将区块链技术实现在金融大规模商用,亟待研究的是其中涉及到巨大的运算成本、数据整合,新技术是否确实更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等问题。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