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⑤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引用了唐代诗人权德舆《放歌行》中的一句诗,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
一旦“青春虚度”,就将“白首衔悲”,这是劝诫,更是警示。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必须珍惜韶华、不负青春,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有这样一些数据: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已由一百多年前每80年至90年翻一番,发展到现在每3至5年翻一番。如果不重视学习,数年之后就可能被极速前行的时代列车甩出车外。有这样一些预测:2020年,电子数据存储量将达到35万亿GB。如果把这些数据都存入光盘,光盘叠起来的高度将等同于从地球到月球的几个来回。有这样一个趋势: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这些细化的工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专。有这样一种现实:网络时代,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人工智能、生命技术、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的出现,使得新职业新岗位“芳林新叶催陈叶”。可以说,在这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果说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和加强学习,那么,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青年人就更应该“自加压力”,倍加重视学习。一方面,青年是人生的学习成长期、拔节孕穗期,学知识、学本领本来就是青年时期的重要“必修课”;另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今天的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也对当代青年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管是树立远大理想,掌稳“青春之舵”,还是热爱伟大祖国,做好“最大的事情”;不管是担当时代责任,勇于“遇见沙漠掘井泉”,还是勇于砥砺奋斗,不拒“每一件小事”,都要靠练就过硬的本领。面对新任务新目标新挑战,每一个青年都把苦练本领、增长才干作为成长成才的着力点、发力处,人生之路才能行稳致远,不失方向。
鲁迅先生说过,对青年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今天的青年,不管是家庭经济条件还是接受到的教育抑或是其他方面,均普遍好于他们的上一代,可以说,今天的青年,在知识储备、技能培育、眼界阅历方面普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和宝贵财富。但是也要看到,面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等思潮的侵袭,也有部分青年在学习方面有所忽视,或者看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一年到头看不了几本书,或者缺乏“本领危机”“知识恐慌”的意识,疏于给自己“补氧”“充电”,只会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或者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虽然学历较高,可参加工作之后完全“扔掉书本”,靠“吃老本”过一生;或者学用两分,只会“掉书袋”,不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此等等,都提醒我们,加强学习对于青年来说很有必要。
1919年,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百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当代青年“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不前进就是后退,不奋力就会落后。对今天的青年人来说,不让“青春虚度无所成”,就是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青春不能重来,青春只有一次。期待新时代中国青年,秉承家国天下的情怀,勇担民族复兴的大任,将青春之小我融于祖国人民之大格局,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成就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中国。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