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拨开区块链的云雾,攻破三元悖论的不可能

2019-05-09 07:14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区块链网络模型如何兼顾性能、安全、去中心化三要素,区块链扩容方案 Monoxide 给出了最优解。

长久以来,数据安全是人工智能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和痛点之一,区块链技术凭借自身去中心化、匿名化等特点,不仅确保领域内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及私密性,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数据孤岛的情况发生。它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正在为智慧城市、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注入更多的可能性。

尽管区块链技术在诸多场景中逐步应用但这项技术长期面临「不可能三角」(也称三元悖论)的技术瓶颈。无论采取哪种共识机制来决定新区块的生成方式,区块链网络模型都无法同时兼顾性能、安全、去中心化这三项要求,最多只能满足其中两项而牺牲另外一项。

由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长兼执行董事王嘉平参与撰写的,基于异步共识组 Monoxide 区块链扩容方案的研究论文,在去年 12 月被计算机网络学术会议 NSDI 录用。这篇论文详细阐释了 Monoxide 的优势和特性,有望打破「不可能三角」这一长期阻碍区块链性能的瓶颈。

拨开区块链的云雾,攻破三元悖论的不可能

         (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长兼执行董事王嘉平与 NSDI 会议主席 Jay Lorch | 创新工场)


数据暗箱

进入云服务时代后,面对全球的海量信息,我们更依赖于搜索引擎和推荐系统提供的网页和信息流推送内容。这些系统和产品左右着用户的「所见」,甚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主打「千人千面」的内容呈现方式。虽然这些服务系统的背后恪守着诸多规则,但它毕竟由人为建立,依附于机器去严格执行。

现有的服务系统基于计算所构建的规则愈发强大。不过,最初的计算却很简单。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计算过程全部掌握在使用者手中。王嘉平表示,从 Web 时代开始,移动互联网让这件事变得不一样。尤其是在云服务体系当中,规则被认为是计算的核心。我们日常使用的很多服务,背后都是受这些规则所驱动:「比如网页推荐和信息流,或主打撮合型服务的网约车程序,用户很少去思考系统规则的背后究竟是为用户服务,还是服务提供商谋取利润的工具。」

事实上,二者皆存在。

大型在线服务商的背后是成千上万服务器 24 小时运转,它服务每个人,又去了解每个人的喜好,并针对性地优化服务质量和业务流水。

Google 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曾提出「不作恶」的口号,是因为技术本身存在作恶的嫌疑,所以 Google 才会用这句 slogan 为自己树立行业标杆。也正因这种计算范式,导致了它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收集用户的公开数据和隐私数据变为一种理所应当,成为用户隐私问题的罪恶之源。

行业从业者清楚,这些规则对用户而言并不透明,并可以在暗处操纵。尤其是在线服务的规模近乎影响到所有人时,这件事情更需要关注和警惕。

在线服务系统最初源自于基于服务器的计算范式。服务器的逻辑认为,所有的计算都在数据中心发生,它隐含了两件事情:一是计算过程完全由自己控制和制定,并且可以随时改变其中的规则;二是用户没有办法获悉整个计算过程。

拨开区块链的云雾,攻破三元悖论的不可能

(王嘉平现任创新工场执行董事,投资方向为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曾主导了对比特大陆的首轮机构投资,成为其首轮三大主要投资方之一 | 创新工场)


打破信息不对称

提到区块链,公众脱口而出的词汇更多是数字货币,但区块链的本质并不能和数字货币划上等号,「大家看到的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支撑的应用之一」,王嘉平强调。

很明显,当下区块链行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严重。「那些人鼓吹区块链是万能的人,从一开始就让大家就对区块链产生误解,觉得区块链是一个不可篡改的数据库,这种理解明显歪曲了事物原貌。

区块链的本质是让计算规则不被改变。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计算范式,让系统内的规则在全网公开透明,且规则一经部署无法私自改变。而系统内涉及的数据,建立的状态,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结构。

不同于服务器的计算逻辑,区块链新的计算方式要求以用户为结点,计算过程是一次又一次地被全球不同的计算机接力完成,而不是停留在一台特定的计算机里面执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