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惊鸣:新零售不仅仅是零售业革命!更是一种产业生态经营!
文 / 夏惊鸣,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首席增长与转型系统解决方案专家;本文根据华夏基石商学院变革企业家研修营内部授课内容整理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管理咨询业务合作:15967150643或13693568720
一、产业生态、生态战略是不是一个新东西?
新的产业经营模式,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产业生态”模式。为什么不直接用“产业生态”,我想不直接从新概念出发,更容易回归到本质。比如讲,产业生态、生态战略是不是一个新东西?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更能发现“产业生态战略”的本质规律。
大家看看,这是丰田汽车的产业布局,这是不是产业生态?
显然,这是一个产业生态。我们再来看几个代表工业时代领导型公司。
这些叫不叫产业生态呢?我们可以看出,在许多领域会形成相互协同的产业生态。在工业时代的产业生态,多是基于技术/产品进行延伸,后面技术进行了分支,走向了绝然不同的领域,形成了产业生态群。
显然,这些都可以称为产业生态,是一个开放的价值协同网络。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华为、苹果、美的、海尔等等都是生态型企业。其实,我还是那句话,没有新理论,只有新解释。过去叫产业链经营或复合产业链经营,其实产业链和复合产业链经营就是一种产业生态经营。
那么,厘清这一点有什么价值呢?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互联网时代产业生态和工业时代产业生态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从而我们可能更容易发现更本质的规律。
(一) 相同点
1、领导型巨头,都是在一个时代性技术的肇始阶段更容易形成。
2、都是在这个技术时代代表的基础性行业和大市场行业。比如电力时代,电力装备,互联网时代流量连接都是基础性行业;而家用电器、汽车等是工业时代的大市场,而商业、媒体、金融会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市场。
(二) 不同点
工业时代是围绕着技术或产品不断延伸,形成开放的价值协同网络。而互联网时代的生态主要是围绕用户流量平台,然后不断地延展,形成开放的价值协同网络。
在工业时代,技术突破的一开始,这些生态巨头们,首先是在基础设施如电力设施发力,因为那是一个电力时代,其次是基于新技术发展出来的大市场业务如家电、汽车等领域,GE、西门子、博世都是如此,表现出电力和工业时代的特点。你细看就会发现,这几个领导型公司的发展路径彼此是大同小异的,只不过随着技术和需求的进一步分支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互联网时代生态业务的发展,其实也是一样的规律,也是基于一个新技术时代的起点,首先发展基础性业务——连接和流量平台,然后是大市场业务如商业、传媒、金融;所以我们看到媒体、零售等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迅猛发展,金融有其特殊性,不然这个行业早被颠覆了。如果区块链技术成熟了,它未来的意义一定是在金融、交易等领域。我相信,以后也会像工业时代一样,进一步分化很多创新出来。
二、“产品规模化”与“用户规模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再来考虑一个问题,沿着技术或产品延伸和沿着用户延伸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我用下图来表示。
大家看看,工业时代解决了产品规模化的问题,通过技术、工厂,能够很快的实现“产品规模化”,但是用户需要一个一个的去找。而互联网时代,通过连接平台,能够很快的实现“用户规模化(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流量平台)”,可以去连接规模化的产品或者个性化的产品。
大家想一想,是“产品规模化”后去“+用户”容易?还是用户规模化后,去“+产品”容易?产品可以集中生产,但用户是分散的,显然,用户规模化之后去“+产品”更容易,更何况产品在工业时代已经规模化了,即使是需要“产品个性化”,现在技术也是能解决的,也是集中生产。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工业时代的意义是实现了快速的产品规模化,而互联网时代实现了快速的用户规模化。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