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行遇见科技,客户如何享受一体化多功能金融服务?
“21世纪,传统银行会不会像恐龙一样灭绝?”
自上个世纪末,这个来自比尔·盖茨的疑问已经流传了20年。然而,从一开始的担忧,到如今主动拥抱金融科技,在科技创新潮流中,中国银行业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革新与进步。
经过多年综合化战略布局,兴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各家银行在多元金融的发展道路上交出了自己的靓丽答卷,形成了以银行为主体,涵盖信托、租赁、基金、消费金融、期货、资产管理、研究咨询等服务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当开放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来临,银行如何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将各类跨行业门类的产品与服务整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高效服务,成为银行的一大课题。
如今,客户登录兴业银行“多元金融”专区,系统即可统一识别客户身份信息,轻松享受集银行、信托、基金、消费金融、研究咨询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金融服务,其服务外延与内涵以及实时性已经走在了国内金融机构的前列。
“原来需要通过多个APP应用分别查看再加总才能了解自己的财富整体情况。现在只要上了兴业银行手机银行多元金融专区,账目一次呈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多了。”持有兴业银行集团多款金融产品的一位客户表示。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郭宁宁表示,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重塑了整个金融产业的生产力体系,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产生了新产能,提升了整个金融产业链的服务效率和风控能力,进而推动商业银行进行自下而上的变革,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实现金融服务全面转型升级。
在兴业银行的“多元金融”平台上,兴业将其一直以来的平台逻辑暗藏在了设计中,即一方面客户可以在此获得品类齐全的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这一平台通过引入非金融合作伙伴,向集团外输出综合金融服务,实现了独有的自建互联网生态、参与互联网生态并举的双边生态模式。
在个性化方面,“多元金融”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情况,以大数据分析及用户画像,提供“千人千面”服务。智能推荐适合客户的产品或对应服务,简化客户选择难度的同时,促进了兴业集团层面产品的精准销售。同时,“千人千面”技术还被运用在了兴业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上。仅需3分钟,“多元金融”即可定制出企业专属页面,于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输出,满足不同客群的各类金融服务需求。
天风证券分析师陆韵婷表示,银行三大业务开始布局区块链,解决关键性问题。目前,全球各大银行在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跨境业务三大方面已开始进行区块链布局。“去中心化”的本质,让区块链能颠覆性地解决当今银行机构面临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在跨境支付与结算领域,区块链有助于实现点到点交易,减少中间费用,在资金转移,尤其在跨境消费和支付结算业务上的潜在优势格外突出。在票据与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有助于减少人为介入,解决了人为操作导致违规操作的行业痛点。在个人与中小企业贷款领域,区块链技术还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缺乏抵押物等问题。在征信领域,区块链有助于降低法律合规成本,防止金融犯罪。银行可基于区块链技术改进征信信用算法,提升对异常交易的识别效率。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创新报告》指出,近几年的创新话题与实践几乎总是离不开“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发展”等关键词汇,金融科技与持牌金融机构间的互动愈加频繁、融合愈加深入。一方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技术不断应用在持牌金融机构的各类业务中,成为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通道;另一方面,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持牌金融机构愈加重视金融科技创新,成为金融科技实践的积极参与者,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持牌金融机构将成为推动金融科技领域持续进步与普惠共享的重要力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