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做决策,Get这六点技能
我说,会思考真的是个好东西。
我在想,平时工作中自己是怎么做决策的,思考方法是什么。
1. 从源头开始分析问题遇到的问题经常是某个阶段的表象,比如留存指标一直在跌,怎么提升?如果瞄着这个问题钻进去琢磨,估计很难有解。
应该从源头分析,先看看这个产品在市场大盘的走势、竞品的情况、用户需求依赖程度的变化等等;再从用户来源、以及用户使用步骤看转化;然后看数据、看用研报告等,分析思考找问题,最后才是想解决方案。
如果忽略前面那一堆分析过程,直接去想解决方案,肯定不可行。因为你不了解这事,不知道问题在哪,凭啥给解决方案。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先别钻进去想解决方案,先从源头梳理一下问题。
2. 以事实为基础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第一手的信息,不要拿着主观推测或「传说」来做分析依据。分析的基础都不对,决策不可能对。
这个问题在生活中遇到的更多,比如咱们爸妈经常会被无良自媒体误导,去相信错误的健身养生内容。爸妈遇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无法分辨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正确真实,所以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我们作为从业者会好很多,去看信息的源头就好。追求权威或者第一手的信息源,这对爸妈来说太难了。
职场也一样,会有八卦信息影响我们对某人某事的判断。实际上应该去拨云见日,找到这人这事的事实情况,再下论断。否则有误解,沟通不充分,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做出错误决策。
3. 按逻辑拆解问题最近见过几位高级人才,包括大厂GM级别的,我认为他们一定要具备的能力是:根据目标去拆解问题的能力。
具备这样的能力就意味着:
在高视角和目标原点去看这个产品,人在这个位置,具备这个视角是最基本的;
问题拆解出来后,团队的组织架构也出来了,再关注如何高效协作,这也是关系到成败的重要问题;
从再考察对执行项的了解程度,比如关键点和难点在哪。有落地能力的人一定知道,只会空谈的管理者是很可怕的。
就上面这一段,能卡掉很多高级管理者。你会发现即使能到这个级别,也不代表他们有这个能力,要么没有拆解的逻辑,要么决策的逻辑说不通。比如为什么做这件事,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决策的过程是什么。
做好按逻辑拆解问题,有三个关键点:
①因果逻辑高度关联
比如饿了就吃饭,饿和吃饭是因果逻辑高度关联的,你这么去做就不会错。在拆解的过程,先列出问题,然后再给出解决方案,但方案要求高度关联,这可以保证你的方向不跑偏。
②穷尽所有可能路径
比如:饿了就吃饭,但可以吃什么,要穷尽所有可能。比如吃饼干、水果、米饭、面包等等,先把这些可能性都列出来,然后再看哪个是最优的方案。
最优可不是最好的方案,而是性价比最高的。也就是成本低、易执行、效果相对好的。现实工作中没有完全理想的条件,让你去执行一个最好的方案,都是权衡利弊做取舍。
比如:如果饿了这事发生在夜里,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吃两块饼干。快速解决,简单易落地,成本也低。
③以理性客观为原则
依赖获取的事实,做理性客观的推理,不要混入主观臆断的成分。当然,也要保持着怀疑的态度,这是两回事。
4. 30秒电梯法则也就是在电梯里遇到老板,怎么用30秒去说清楚一件事,让老板理解,最好还能获得认可。
这让我想起刚工作的时候,在中关村做销售,每天都被老板骂。开会时其他同事怎么说都没事,我一张嘴就被骂,有时候才说了不到10秒钟就被打断,当时觉得很难理解。但正是因为这样变态的老板,锻炼了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说清楚一件比较复杂的事,之后再也没因为这事被骂过。
怎么做到?当然不是加快语速,这是最愚蠢的方法。你要有能力根据给你的时间,去提炼你阐述问题的层面,而且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对方注意。给你的时间越短,你表达的粒度越粗,反之同理。
经常发现同事在给别人讲一个项目的时候,把对方讲懵逼了。原因就是上来不交代背景信息,直接干到细节里面去,对方肯定听不懂,而且对方还不一定需要了解细节呢。这就是见啥人说啥话的能力,很重要。
做到这点可不是靠嘴皮子,而是在表达之前,你就已经想的很透了,而且有很强的提炼归纳能力。都在脑子里了,才能做到按需取用。
5. 分清相关和因果关系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