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如何保障万物互联?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链接(ID:xinlianjie-)作者:余锡清,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互联网时代,人与人实现了充分的互联。而伴随着5G的到来,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将充分互联,人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智能和便利。
物联网时代渐行渐近,而物联网需要数据有更高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任何一个中心化体系的技术都难以达到。于是,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物联网领域,变成一种共识。可以说有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万物互联指日可待。
4 月 27 日,在2050@2019“在区块链上建一座智慧之城”新生论坛上,锌链接创始人龚海瀚与巴比特加速器联合创始人胡梦迪共同邀请了长虹信息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唐博,他就“区块链如何保证万物互联”进行了主题分享。唐博认为,万物互联首要解决的是数据碎片化问题,必须跨平台协作,将平台之间的树状结构关系变为网状结构。
以下是唐博的分享原文,有删减:
个人电子设备拥有率倍增
社会经济协同互联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未来的智能家居领域,我们虽然拥有很多智能设备,也都配有智能助手。每个智能助手在家里接受你的命令,产生一系列行为,但这些智能助手没有统一性。
每个助手都来自不同的厂商和设备。每个设备都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唤醒词。如果唤醒词数量少还方便一些,如果唤醒词变多了,就不方便了,过多的唤醒词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
华为发布的《GIV2025 打开智能世界产业版图》白皮书称: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量可以达到 1000 亿,平均每个人会有12. 5 台设备,那些对智能设备感兴趣的人可能会拥有得更多。那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记住至少 12 个唤醒词。
基于这种状况,如果我们每天出门不是去按开关控制电子设备,而是去喊他们的名字,这可能比按开关更加麻烦。所以,目前基于控制的智能家居面临着改革,也包括智能助手与唤醒词绑定的改革。目前,我们的挑战是怎么来解决设备之间的联动问题?
关于智能家居,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个需求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也就是说,个性化的需求会导致物联网设备的碎片化,进而导致数据的碎片化,这是我们未来可以看到的一个难点。数据碎片化也会承担一些安全问题。而这些碎片化的场景,我们能否用中心化来解决?
唐博2050 现场照 锌链接拍摄
目前我们基于手机或音箱去控制设备,这些设备是在跟人和智能设备之间建立一个强相关关系。人们通过这些设备入口去控制其他设备,包括车、家用电器、冰箱、电视、洗衣机等,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树状结构。
树状结构是由手机和音箱这种中心化的平台来进行人机交互。如果我们稍微做一点改动,将设备平台和平台之间互联,那么这个树状结构的网络就变成了网状结构。这样用户在网络当中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与智能家居以及互联网进行交互,实现真正的智能体验,方便人们的生活。
物联网护照实现跨平台互联
如果要实现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状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将面临什么挑战?
平台之间的互信、公开透明和激励是一个挑战。多个平台之间会有商业博弈、技术互通,而在终端设备的主权和数据的使用权上必须要达成共识。还必须由有效的激励机制去保证他们持续地参与到互联当中,并且交易必须可管可控,对用户的隐私也必须有很好的保护。
多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使用权如何达到共识?这必须要经过用户同意,而且如何使用数据必须对用户透明。这样不但可以保护用户隐私,也可以平衡组织之间的关系。设备之间也同样存在一些挑战,包括对设备的唯一ID、认证、授权等。授权要基于环境的参数和联动操作的历史。
因此,我们提出的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的互联方案,即一个网状结构,把每一个平台或组织作为区块链上的一个节点,节点跟节点之间的通信都依赖区块链。
这些节点包括音箱厂商、手机厂商、监管平台、电器厂商,甚至包括一些物联网传感器、智能门锁,这些都可以放到这个平台上来。通过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实现可信互联,有机地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平台机制里面,我们把最核心的机制叫做“物联网护照”,它可以实现跨平台互联。
图片来源于unsplash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