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伟大之处也许不在“人间”
作为一名对技术痴迷的媒体人,区块链技术对我本人有着无比强大的吸引力。曾经点石成金的概念,帮助初创企业众筹上亿资金,如今行业宠儿尚无处安身;曾经一夜暴富的英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今多以骗子的名号收场;曾经升值几百万倍的比特币,如今在成本线以下慢慢爬行。然而,去年还声称比特币是骗局的摩根大通首席执行长杰米·戴蒙,近期却宣布即将推出自己的电子加密货币。区块链技术无疑是充满魔力和魅力的,我仅从媒体的角度谈下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观察和感受。
表象与实质的分裂
无论身在国内还是国外调研,政府、企业、民众都对区块链技术表示支持,都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政府出台产业规划、开辟产业园区、制定扶持政策;企业积极研发产品,推出各种炫酷的解决各行各业痛点的解决方案;民众期待新技术早点改善社会,提高全社会的福祉。然而,我们继续了解下去,搭建具体应用场景的前提条件是很多的,多到区块链技术在里面都算不上是一种主要的技术了,多到我们开始怀疑我们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解决区块链技术无法落地的尴尬。被硅谷投资人称为唯一看好的我国区块链企业“比特大陆”如今也遭遇了自己的分叉,挖矿还是AI,如果比特大陆最终变成一家AI芯片研发商,那它还属不属于区块链行业呢?
区块链被称之为信任的技术,价值互联网的基础,能够开创一个可信的环境,降低原有产业生态的成本,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在新的生态模式里,区块链技术是不是关键技术,有两个判断标准。第一个标准,产业生态是得到了重塑,还是原有生态体系得到了强化?换一句话说,新的生态体系是区块链技术主导的,还是原有的产业龙头或者是头部联盟主导的。如果是后者,我们信任或者依赖的,仍然是原有的体系,而不是区块链技术。第二个标准,这项伟大的技术变革中能否诞生新一代的伟大公司或者组织。
目前观察到的多是些修修补补,期待中的颠覆式创新为何还没出现?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让我们回到区块链开始的地方,看看十多年前,中本聪初始设定的剧本,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不可篡改和匿名性,发展出了什么剧情?
去中心化的理想实现了么?
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代实践者应该不会怀疑“去中心化”有什么错吧,如果没有这个理想,恐怕就不会诞生《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这篇论文了。中本聪在论文摘要的第一句说,一个真正的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要允许交易双方直接交易而无需经过第三方。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链圈”人士开始质疑这一条,去中心化已经越来越没人关心了,“区块链并不一定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也可以是弱中心化”,类似的观点越来越多。我们的技术发展从公链演变出联盟链和私有链,而且越来越多的应用探索侧重在后者。有人说这其实没什么区别,公有链也可以看成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私有链,技术上的区别也许没有,但是量变和质变的分界点还是有的。
联盟链和私有链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分布式工具,但对外围的用户数据传输和使用来说,他们提供的还是一种中心化的服务,甚至很多用户为了参与和体验区块链的产品,要通过传统化的中心机构,经历繁琐的步骤才能进行价值传输。
比特币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试验,目前并没有形成点对点的全球交易社区,而是诞生了46家知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我们放弃了传统中心化的银行,并没有迎来自由,而是陷入了交易流程更繁琐的“银行”,而且屡屡爆出的失窃和创始人离奇死亡丢失密钥的事情,说明这些机构更加“中心化”,也更加不安全。区块链的中心化探索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区块链开放性与技术分叉的博弈
在中本聪的论文中,区块链被描述为节点随时可以加入、随时可以退出、永远找得到并且回得去的自治网络。然而,据观察比特币已经出现了40多次分叉,诞生了众多分叉币,比较知名的有比特大陆吴忌寒团队运作的比特现金,廖翔团队运作的比特黄金,还有比特钻石、超级比特币、闪电比特币、比特未来币等等。一个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个诚实勤劳的节点也许再也回不去自己的主链了。
许多人将现在的区块链技术,类比为千禧年之前的互联网。把现在区块链行业融资低潮,描画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认为目前经历了繁荣的泡沫之后,区块链技术已经进入稳步成熟的上升通道。互联网的价值来自于“互联”,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了互联网的标准,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成熟,价值越来越大,万物互联将是下一代通信技术为我们打开的巨大财富之门。区块链技术的天花板恰恰是“区块”,利益被一波波贪欲裹挟,价值的链条被一个个带头节点分割。已经有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比特币的重大分叉与币值暴跌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