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领先的商业科技资讯传播与服务平台

2019-04-14 13:39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席卷全球的工业4.0革命几乎影响着每一个行业,包括各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在过去,供应链管理是令各行业都非常头

席卷全球的工业4.0革命几乎影响着每一个行业,包括各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在过去,供应链管理是令各行业都非常头疼的环节,因为传统供应链涉及大量模糊且无法访问的数据,就像”黑洞“一样吞噬着成本、时间与耐心。工业4.0则将催生新的数字供应链,并能够实现更复杂,而又更精简的供应链管理。

数字供应链是未来工业解决方案和业务流程的重要方向,不仅仅包括物流、仓储、运输等内容,还涉及到工程、研发、制造和资产管理等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众多创新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可控化的方向快速迈进。

1.连接一切的跨平台资产追踪

目前,GPS定位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价格低廉、管理成本低,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连接在各种资产或车辆上的传感器,可以获取资产位置和大体的时间规划。

企业通过条形码和跟踪号码可以实现资产跟踪了解产品和货物正在运往哪个地区。但这种追踪监控还远远不够精准,仍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和不便。

例如,我们在电商平台购物后,物流信息显示“快递员正在配送货物”,但我们无法知道,快递员会在接下来1个小时内送到,还是在3个小时内送到。

在工业领域,这种不精准或延迟的物流配送会给企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混乱,甚至会造成生产线的停机。特别是对于追求零库存的制造商而言,零库存不仅仅是指最终产品能及时发出,也包括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的库存管理。

领先的商业科技资讯传播与服务平台

因此,更精准的资产追踪技术将是未来数字供应链的一个重要方向。SAP公司的高级副总裁Hans Thalbauer表示,“我们不仅要为物品创建连接,还要为业务伙伴创建连接。我们不仅需要连接供应商,还需要连接供应商的供应商。”

未来的数字供应链不仅仅要实现供应链上所有环节的连接,还要连接影响物流配送的所有因素,如天气、自然灾害、道路基础建设、地区经济、甚至政治影响,从而将风险降至最低。

例如,去年对美国经济造成非常大破坏的飓风影响了一些供应商的商品配送,导致一些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关闭生产。如果能够从供应链中获得“我的供应商的供应商在日本的一家工厂受地震影响,将在未来两周内停产”的消息,制造商就可以及时向世界其它地区的供应商采购产品。

2.及时生产与预测监控

早在几十年前,丰田汽车就开创了及时生产(just in time)的概念,以缓解企业缺乏现金、土地及大量库存的问题。通过精准的管理系统,缩短了供应商的响应时间,降低了对流程库存的投资。

但是及时生产的基础是所有零部件和原材料必须能够按时到达。在汽车装配线上,任何一个零部件的不足都会影响生产线的正常生产。如果零部件配送延迟,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甚至停机;如果发货太早,工厂还没有准备好接收的准备,会增加库存管理成本。

领先的商业科技资讯传播与服务平台

为符合大型制造厂商的生产需求,OEM代工厂会有严格的出货响应时间,以确保零部件能够准时到达供应商那里。然而,这会对供应商带来很大的生产压力,供应商一方面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急运输,同时,为避免延迟运输造成的停机损失处罚,供应商也必须保持一定量的零部件库存。

因此,及时生产可以提高OEM厂商的生产效率,但会导致供应商的效率低下,从而增加零部件的成本。

这就要求未来的数字供应链具有能够实时预测的机器学习能力,通过数字化连接,实现预测质量管理、预测性制造和预测性维护,提升生产和配送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3.区块链与可追溯性

安全、信任、可追溯和可控等优势让区块链成为当前最具潜力的新技术之一。通过创建安全透明的分类账本系统,将生产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和监管机构等供应链上所有相关利益方纳入到同一个管理平台中,使整个管理流程变得可信透明。

领先的商业科技资讯传播与服务平台

近几年,已经诞生出众多利用区块链技术重塑供应链管理的初创公司。同时,传统物流巨头也开始探索区块链的应用路径。

例如,航运巨头马士基与IBM合作开发了TradeLens区块链平台,旨在提升物流效率,简化全球集装箱运输的文件记录。经测试,航运文书处理量减少了10倍,运输时间平均下降了40%。目前全球已有近百家合作伙伴加入该平台。

通过开放,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价格欺诈、运输延迟、付款延迟,省去中间商并有效降低交易费用。

在工业领域,尽管目前区块链还处在试验和探索阶段,但一旦与工业生产进行深度融合后,将在未来工业生产和数字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各种新技术将让我们站在数字的角度,更加理性地去审视整个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帮助我们不断去提升生产、分析、维护和预测的能力。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