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电子签名千亿市场,没有硝烟的头部之战

2019-04-13 23:5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电子签名千亿市场,没有硝烟的头部之战-科技频道-和讯网

  电子签名行业的火热,让它成为To B市场中最受关注的垂直赛道之一。

  去年4月,电子签名巨头DocuSign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随即就迈进了市值百亿美金俱乐部的大门,电子签名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今年,电子签名市场仍然持续升温。

  今年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包括《电子签名法》在内的一批法律修正案草案,修改建议其中包括:允许在办理土地、房屋等转移登记时使用电子文书。

  以往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不适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规定,也被这一修正案彻底改变,政策的拐点,也标志着电子签名迎来行业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电子签名千亿市场,没有硝烟的头部之战

  近几年来,我国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平台的数量增长迅速,既有国内提供数字认证服务的CA(产生和确定数字证书的第三方可信机构),又有扎根电子签章、数据保全与存证领域多年的老牌企业。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签名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市场上共有31家电子签名企业获得融资。

  从沉寂到爆发,目前市场渗透率却不高。这些玩家们正在深入到更多的场景,如e签宝的电子签名业务目前已经覆盖了众多主流行业,包括金融科技、B2B电商、大型制造业、互联网+政务、租赁市场、在线教育等领域。

  面对这片未被充分开垦的蓝海,腾讯,阿里相继入局,带着攻占供给侧需求的野心,电子签名行业成为企业服务细分赛道的角斗场。国内电子签名企业也愈发重视技术和产品方案的完整性和普适性。

  技术安全是重中之重

  电子签名可以有效简化社会、政府、各企业上下游各种运营流程,减少人力、物力资源,同时提升信息化程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业务几乎全部数字化的情况下,电子签名则被认为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一步。

  而这一步,安全性极为重要。企业对于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平台的技术稳定性,安全性,合法合规性要求极高。

  目前,国内几家电子签名企业都在强调自己的技术稳定性。e签宝相关负责人告诉锌财经,现阶段,e签宝的技术研发人员占60%以上,技术团队的强大,也能够及时跟上市场变化,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同时保持持续领先的产品优势。

  近期,e签宝与广州互联网法院完成合作对接,在法律闭环上又向前走了一步。形成了能够连接法院、仲裁、司法鉴定、公证处、调解等机构的全生态法律闭环。

电子签名千亿市场,没有硝烟的头部之战

  e签宝基于电子签名的全生态服务

  同时,随着电子签名场景的丰富,电子签名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一位电子签名业内人士告诉锌财经,目前各个SaaS公司的核心技术差别不大,重点在于复杂场景中解决客户的痛点,在技术稳定的基础上完善服务,并且做到合法合规,信息安全保障,这是电子签名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电子签名跟法律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了信任,定义了签约、履约,各方的义务,SaaS服务商要同时兼顾合法合规,契合场景,用户体验等因素,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个过程中,对企业的人员,技术研发,资质能力要求极高。

  具有完备的资质认证和提供全生态闭环服务的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可以大大降低用户的法律风险和真正保障数据的安全。

  据锌财经了解,电子签名属于密码学范畴,而国家密码管理局有明确规定,从事商用密码产品,已拥有《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审批》和《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的企业虽不需国家再批准,但应依法办理《商品密码产品型号证书》,除了国密资质,同时还需要有由CA机构出具的工信资质。CA机构是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通过采用CA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可以证明其持有机构或个人的真实身份。

  据锌财经了解,互联网电子签名行业内仅e签宝拥有《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新兴第三方电子签名行业,头部前三的企业里,据其官网资料显示,e签宝是唯一拥有国密三证和行业内首家拥有CA牌照的。

电子签名千亿市场,没有硝烟的头部之战

  处于可信层面考量,e签宝是国内首批积极推动SM(中国国产商用密码算法)落地的企业。在电签领域,较为主流的算法是国际通用RSA算法和国密SM算法,由于RSA(非对称加密算法)先进入领域,支持软件多,商用场景较多采用RSA;但电子签名行业涉及到银行数据、政务等涉密场景,在这些场景通常大量的采用国密算法。正是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我国在2020年之后实现SM算法的全面应用。

  为增强企业技术实力,部分第三方电子签名非常重视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和产品升级。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