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智慧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任务建议

2019-04-10 03:4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来,逐渐出现和形成的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对原有社会发展

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来,逐渐出现和形成的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对原有社会发展阶段的超越,涵盖了经济增长、民生保障、政府治理、生态环保、文化伦理等人类生产生活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其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十九大报告已明确提及智慧社会,深入理解与把握智慧社会发展的特征、机理及趋势,充分运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使能效应与带动作用,以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形成结构调整新模式,培育产业升级新业态,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为导向,研究制定本建议,为我国率先建成世界范围内智慧社会发展的先行地、制高点、示范区提供参考。

智慧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任务建议

一、实施积极应对智能化浪潮冲击的创新发展战略

在智慧社会,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内在机理发生深刻改变,开放化、协同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日益深化,坚持创新引领,勇于突破,探索建立与智慧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培育推动经济社会向智能化转型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构建具有内生动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社会建设经验及建设模式。

(一)构建支撑智慧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以加快政府自身改革为核心,面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发展趋势,根据科学规范、简约高效的原则合理配置政府职能,推动政府职能加快向创新服务转变,依托以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治理手段,加快建立高效协同的行政机制,确立渠道多元通畅的投融资体制,建立支持创新的财税和投融资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

(二)持续提升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变革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以人才为本,更加注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更加突出开放创新。打造面向智慧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与智慧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增强智能科技与产业的源头创新能力,着力破解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问题,加快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步伐,增强源头创新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全国各地区创新协作能力,营造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打造汇聚科技英才、引领科技创新的世界创新高地。

(三)培育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良好创新生态

以培育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引导全社会关注、理解、参与创新创业,营造出想创、会创、能创、齐创的生动局面。依托互联网拓宽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通道,推进网络化、开放式众创,积极应用众包模式,优化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等资源的配置方式。支持不同社会主体实施众扶,构建创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稳健发展不同形式的众筹,拓展创业创新投融资新渠道。建设多种创新方式相融合的创新体系,创造各类主体协同创新的平台,引导多元创新主体共生发展。

二、构建以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体系

为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动力与竞争活力,充分发挥智能产业发展协同效应,统筹布局、科学谋划,从推动基础性智能产业集聚发展,加快融合性智能产业特色发展,探索前瞻性智能产业发展路径模式三个维度,构建以智能为主要构成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智能新兴产业体系的辐射带动效应,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健康稳定发展。

(一)大力推动基础性智能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智能新兴产业体系构建的底层支撑发展需求,聚焦高端智能芯片、智能算法、智能元器件等基础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领域与重点方向,有效规划相关产业形成规模化集聚发展。开展智能芯片产品的前瞻研发与产业布局,积极引进国外高端智能芯片领军企业,补齐做实高端智能芯片全产业链。建设智能算法开源社区,加强智能算法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智能算法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保障。瞄准智能元器件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与紧缺领域,构建以智能传感器与各类智能元器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核心,以研发创新与融合应用为典型特色的智能元器件产业体系。

(二)加快促进融合性智能新兴产业特色发展

准确把握新兴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产业体系各领域的深度融合趋势,充分发挥深度学习、数据挖掘分析、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在生产运营、远程维护、供应链管理、创新服务等方面的赋能潜力,围绕智能农业、智能制造、智能生命健康、智能金融、智能物流、智能电商、智能驾驶、智能文化等融合性智能新兴产业开展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探索实践新型商业模式,逐步提升智能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高端化、特色化、智能化的融合性智能新兴产业长效发展。

(三)研究探索前瞻性智能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及模式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