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专访轻松筹:科技赋能保险不宜做颠覆式改变?

2019-04-08 15:5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据原保监会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约30959.10万亿元,2017年保费收入约36581.01万亿元,2018年

  “大家不要做颠覆式的改变,保险行业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所有的公司有自己的内部流程,科技可以解决很多事情,但是如果走的太快,保险公司对于科技的接受程度可能会比较低。” 轻松筹徐烁在出席“猎云网2018年度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峰会”时,对于科技赋能保险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

  保险是强监管行业,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整个内控流程都有要求,大的保险公司业务流程非常固定,甚至细到每一步要干什么。

  对于这样一个国之重器的传统行业,看起来科技可以颠覆其很多东西,但在徐烁看来,如果涉及整个业务流程,没一两年时间是难以调整下来,而且各个部门的阻力也会很大。

  “科技赋能保险,需要找到一个非常适合的垂直领域,不能伤筋动骨,如果可以跟单个部门进行沟通,效果会更好,比如说做图像定损、农险商业无人机、航拍测绘等科技在农险领域的应用,仅需和农险、理赔两个部门合作,大家不要做颠覆性改变,赋能需要慢慢做。”徐烁在接受猎云网采访时表示。

  徐烁进一步解释道,比如通过区块链技术把直保和再保联起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上链后信息不可篡改,目前也已有人做了这样的布局,但最好只把信息上链,理论上说,信息上链后保费支付也可以上链,并完成实时结算,但这就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说得算,其中涉及到财务、结算等,落地就不会那么快。

  轻松保是轻松筹旗下品牌之一,是一个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主打健康险产品。轻松筹则致力于做一个健康管控平台,其布局了一条完整产业链:从事前的保险,到事中的健康和医疗服务,到事后保险赔付,如果赔付不够,就帮客户大病众筹。

  轻松保定位做一个做全品类保险平台,但目前中国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对保险的认知一直很低,且不太信任。对此,徐烁表示,这需要一步一步走,可以先找到一个突破点,这个突破点与轻松筹场景最契合的,就是健康险。第一步主打健康险,先让用户变成轻松保的客户,健康险尤其是短期的健康险每年需要续保,轻松保就是帮用户找到最好的产品,并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理赔,提升客户对平台的信任感;第二步,再根据目前的客户基础,进行横向和纵向深度开发。

  那如何精准锁定用户画像?徐烁告诉猎云网,轻松筹会通过其他方式收集用户数据,比如用户加入了轻松筹互助计划,那其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就会被平台收集到;公司还会通过活动的方式,去收集用户一些额外的数据,比如轻松保正在考虑通过赠险补足用户画像,一般而言赠险的单件保费很低,但主要是通过赠险的方式找到用户有没有车或房等信息。这个用户画像就是这样通过一步步的活动的信息收集进行补齐。

  在用户变成轻松保的健康险客户并建立互相信任感后,轻松保会继续做布局,比如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再向其推荐产品。为完成这些推送,在技术上,轻松保主要利用大数据技术。

  精准推送产品要求很高,但在徐烁看来,这更多是一个IT人员密集行业,只要平台有足够的人员,有足够厉害技术能力筛选就可以,这不需要特别高精尖的如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这种核心的技术。至于怎么去筛选、怎么去推送,轻松保还在不断的尝试、不断优化中。轻松保目前公司产品大部分和健康相关,健康险也是其近期及未来的发力点。

  据原保监会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约30959.10万亿元,2017年保费收入约36581.01万亿元,2018年1月~5月保费收入约19103.02万亿元;而2016年健康险保费收入约4042.50万亿元,2017年保费收入约4389.46万亿元,2018年1月~5月保费收入约2448.79万亿元。

  从保费规模看,不管是整个保险行业,还是细分到健康险,都出现较高增速。但据了解,对保险公司而言,健康险或许仍处于“赔本圈地”阶段,或遭遇盈利难题。那对于像轻松保这样的第三方销售平台是否也会遭遇同样问题?

  对此,徐烁表示,虽然在轻松筹平台上买了健康险的人占轻松筹总用户比例还很低,转化率还没有做到很高,但真的有盈利风险的更多是在保险公司,中介机构风险相对可控,中介机构卖一张保单,获得佣金后,第三方平台承担的责任仅为后续服务和协调保险公司理赔,并不真正承担保险风险。

  另外,在其他风控方面,徐烁表示,互联网保险的风险相对可控,第三方销售平台靠的依然是保险公司核保流程,线上投保一般会比线下的核保流程简单,但还是会有一些风险。以轻松保为例,其整个用户人员结构比较年轻,年轻人的发病率相对比较低,这样通过一部分选择,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风控,但是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消除类似骗保这样的风险。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