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工业互联网
3月31日举行的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工业互联网”话题分论坛上,主持人的结束音刚落。主席台上就瞬间涌上大批人,争相找发言嘉宾要求交换联系方式,一度差点堵塞了从主席台到门口的道路——这是此前对话环节未曾出现的场景。
这正是当下国内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态度的折射。一方面,企业对于引入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诉求极为强烈;但另一方面,实际上并不很明确自己要的是什么,更担心投入产出短期内难成正比。更进一步的沟通自然成为重要解决途径。
引入智能制造确实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决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艾比森光电董事长丁彦辉就介绍,公司在2014年前使用的是另一套业务流程系统,但随着公司规模做大,“到后面发现没法用了。2014年我们发现需要更强大的软件支持。”
此后,艾比森引入了SAP软件系统,重新梳理公司业务流程。但在系统转换和新系统运行中,也数度遭遇瓶颈,当然目前已经运转顺畅。
不过那是2014年,在工业互联网理念盛行的2019年,实际上全球软件系统公司都在发力探索,中国就是其中庞大的落地市场。
其发展也分成了三个阶段。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孙雁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智能制造是第一阶段,此后是工业互联网阶段,再是工业与消费互联网融合的新互联网阶段。“今天大家做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在探索阶段,也在相互连接、相互整合的过程。”
不可避免的转型曲线
丁彦辉仍然记得,引入智能制造系统是一个反复曲折才终能达到期望目的的过程。
在2014年发现此前使用的系统难以配合公司发展路径之后,艾比森选择与SAP合作,构建先进制造的IT架构,此后还与三菱公司合作,对接精细化管理的业务咨询。
2014年底,与SAP的合作项目启动,2016年正式上线。“开始难度很大,现在用得比较顺了。此后效率大幅提高,我们还是非常成功的。”丁彦辉道。
显然,这中间不仅涉及新旧系统的转换,要重新梳理战略、流程、组织架构;还涉及企业对新一套系统的重新适应。这背后需要投入的成本和决心可想而知。
至于开始的艰难,他至今记得一个细节,“当时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一个周日的早上约我去办公室。一进来就哭得不行,说又失败了,搞不下去了。”说话时丁彦辉没了当时的紧张,但回想起来,那其实只是穿越在发展波峰和波谷之间的黑暗期。
在此后交流中,他也得到了答案。“SAP相关业务的负责人也向我们介绍过,当时有一半以上企业是转型不成功的,在这里要有很大的投资。”丁彦辉进而指出,其实使用系统过程中存在一个规律,类似压力测试。在某个时间点是高潮期、某个时间是低谷期,过了低谷后一段时间就会看到希望。“因此在每个时间点都会有所计划。”
当然,也不是所有企业都非得用重新更换一套系统的方式进行转型,也并非所有类型企业都承载得起其间压力。这还涉及到具体行业诉求,企业自身运营情况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等问题。
按照丁彦辉总结出来的经验,“SAP是跑得很快的汽车,但流程、制度是高速公路,路是否修好决定了车能不能跑。”
换言之,如果企业内部流程梳理得很好、最重要是财务非常规范,就可以根据需要考虑引入类似智能制造系统(或者工业互联网平台),没有这个前提,基本就无法实现。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是存在一定规律的。做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这时候要做不同的事情,就会带来很大变化。”丁彦辉向记者表示,每个阶段做的事情不同,所以组织能力、商业模式设计、流程、人才团队建设等,区别都非常大。如果能踩准时间,在不同时候有不同的规划和创新,才会有进一步的飞跃发展。“我认为我们这个行业(LED显示)做到10亿规模,再不上类似的系统就会卡在这里,再也上不去了。”
整合期的工业互联网
在前述分论坛现场,出席发言的嘉宾背景也很丰富,包括学界、产业界、互联网界、软件界等。这反映出,基于不同的产业发展考虑,布局在不同层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始涌现。而国外相关巨头,包括西门子、SAP、Oracle也正试图抢占中国庞大的细分场景。
孙雁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业内的发展逻辑。从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随后提出先进制造,到了中国,这一概念到今天也演变成了“工业互联网”。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