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设立2周年:基建工地热火朝天 24小时不停工
设立两周年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雄安新区新颜初绽
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设立两周年。这片土地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将如何建设?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雄安新区发现,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已经初绽新颜。
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海军当日在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上表示,雄安新区设立2年来,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1+4+26”规划体系基本建成,“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承接,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加速推进。
基建工地热火朝天
4月1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乘坐D6655次复兴号“绿巨人”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耗时1个半小时抵达白洋淀站。从白洋淀站向东驾车36公里,抵达正在建设的雄安站。按照规划,2020年底雄安站将正式建成,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京雄城际铁路将正式通车,届时再去雄安新区只需要30分钟。
在雄安站施工现场,几十架打桩吊车同时作业,起重机的起重臂直指云天,大型机械轰鸣,工人们更是铆足了劲。现场工人表示,近期工地24小时不停工。
雄安站位于雄县城区东北部,距雄安新区起步区20公里。站房采用水滴状椭圆造型,地上三层,地下二层。雄安站站房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29万平方米。站场总规模11台19线,建设工期24个月。
雄安站规划引入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北京至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速铁路、天津至保定铁路、雄安新区至忻州铁路、天津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5条高铁和城际线路。该站从设计到施工直至交付运营,铁路部门将全过程采用多项智能设计理念、智能建造技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将雄安站打造成为中国铁路客站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雄安站只是雄安新区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两年来,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控;骨干交通路网建设加紧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建设准备工作有序展开。
除了上述基础性工程,两年来雄安新区几乎没有大的动工之处,落实中央对于雄安要“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不要留历史遗憾”的要求。随着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正式公布,雄安新区将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
3月5日,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两会期间表示,“不久的将来雄安新区将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新区建设局面。”
打造智能城市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试验田。从去年四月底成立开始,这个中心便宣布禁止燃油车驶入。中国证券报记者乘出租车来到容城县容和塔附近停车场,再乘坐新能源摆渡车来到市民服务中心。
在中心经常能发现让人惊喜之处。比如,不时出现测试中的百度阿波罗无人驾驶车、智行者无人扫地车等。一位游客向身边的朋友好奇地说,“这里地面都没有专门留下水槽和雨水井盖。”事实上,中心园区内,无论是绿地还是沥青马路,都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使用透水材料,雨水可以渗透进入地下的收集系统,净化后可用于园区内浇花和冲马桶。
《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明确提出,雄安要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通信网络和智能多源感知体系,打造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
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海军表示,雄安新区将按照智能、绿色、创新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个未来之城。
吴海军表示,雄安新区首先要建设智能城市。新区将推进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大规模全领域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城市。新区将推动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和跨领域应用,率先大规模商用5G,全面部署IPV6,为新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提供强大的信息化科技支撑,实现以数据资产驱动经济增长。
清华大学教授、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认为,打造智能雄安要始终贯穿“目标为王,技术为辅”的理念。智能雄安建设要始终坚持数据先导,共享开放,智能创新等关键环节。首先是数据先导,数据是智能化的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智能化。第二,寻求互补互利的数据共享机制,数据只有开放共享了,才能够让各行各业的专家进行智能化的创新应用,才有各个领域的智能化。第三,有数据不等于智能化,智能城市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家企业能够做到的。一定要让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和智能。
上一篇:成都全面提速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下一篇:中再集团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转型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