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解密阿里云的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
几十个问题,万字长文,阿里云新任总裁行癫履新后首次出面与钛媒体独家深入讨论了一下阿里云对云计算未来的判断,深度解读未来阿里云生态战略,揭秘阿里技术委员会和阿里中台思想的原生思考。
张建锋(花名行癫)的阿里生涯,一直在踩着技术与业务的交界线前进,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阿里战略重点转移的缩影——在担任集团CTO和阿里云总裁之前,他先后管过淘宝网技术架构部、B2C开发部及淘宝网产品技术开发部,还分管过聚划算事业部、本地生活事业部、1688事业部及天猫事业部。2015年还担任过阿里中国零售事业群总裁。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2018年11月,还在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同时也在负责达摩院的张建锋,被任命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
云计算的市场发展很快,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给出的数据,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突破800亿美元,达到804亿美元,同比增长46.5%。市场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云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技术、客户需求、伙伴关系都伴随着规模的扩张和应用的深入在不停地演变。
张建锋过往的这些经历,对于他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云生态环境里,理解技术与业务的关系,切换合作伙伴视角去思考问题,都带来莫大的益处。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市场里,阿里云在全球排名前三,在中国排名第一。“阿里云在中国公共云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是第二至第八名的总和。” 2019年3月21日,新岗位上的张建锋在北京阿里云峰会上第一次公开亮相时,这样描述阿里云的市场地位。
只有操盘的人才会真实地感受到,高速的发展和庞大的规模,带来的不仅仅是风光,也还有巨大的压力。上任之后,张建锋组织管理层讨论几个核心问题:第一,阿里云如何健康地增长?第二,云的未来是什么样?第三,阿里云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3月21日他的发言,可以看作是这4个月讨论的结果呈现。相比他发布的一系列未来阿里云要做的事情,大家其实更应该关注阿里云不做什么——在过去的十年里,阿里云一共发布了162个产品,4610个新功能,但对于巨大体量的阿里云,清晰自己的边界,永远都是一个最重要的话题。这涉及到对于自己定位和能力的思考,更涉及到怎么看待自己与自己所营造的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大会发言的最后,张建锋明确了阿里云两个生态新定位——被集成,自己不做SaaS。
这两个定位的发布,如果从弥漫阿里的金庸武侠文化来解读,与《天龙八部》中虚竹破解珍珑棋局的做法颇为神似——阿里云作为平台放弃一些主动和实地,反而让自己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众所周知,随着企业上云的大势不可逆转,越来越多企业级的客户需求被叠加到云上,已经对阿里云的交付能力提出巨大挑战。被集成概念的提出,把很大部分发展空间和主动权明确留给生态伙伴,阿里云自己则专注于云生态核心能力的精益求精。
但这看似双赢的设计背后,依然存在很多挑战,平台如何把自己的能力封装成成熟的产品,接受合作伙伴的考验和挑剔?技术和组织,要为这样的变化,做出什么调整?
这些都是阿里云未来发展的顶层架构设计,但所有这些设计的背后,都是对于这个产业和自己,最底层最深刻的思考。
在会后,张建锋接受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的独家专访,就云计算的未来、阿里云的战略选择,以及云对于企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关于云计算的未来
一个有1万人的平台公司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型公司了,像淘宝做的这么大,也就几千人的规模。如果一个公司的人数与业务线性相关,可能是做了太多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钛媒体:你关注到云计算竞争的焦点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好像大家还比较关心价格?
行癫:价格是初级竞争,最终还是回归到核心价值。价值要从两端来体现,一个是技术端,一个是应用端。云一开始都是做基础设施,但阿里巴巴从做云第一天起,做的就不仅是现在这个云,当初的理念是做一个数据处理平台,这和当时数据处理能力与业务的脱节也有关系,因为是十年前,很少有公司是基于智能、基于数据的,大部分是基于流程。
后来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光做这个还不够,在中国要想成功,还得有基础设施。
当然我们做的过程也比较曲折,一开始还想在开源系统上做数据处理,后来发现也不对,必须自研,阿里巴巴不仅是做了一个云的基础设施体系,也做了一个数据处理体系(备注:现在叫MaxCompute,当时叫做ODPS),这个是绝无仅有的,包括国内国外。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