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B轮融资,三年开店一千家,堕落虾李林渡:如何打造小龙虾行业的7-11?
关注 野草 ,置顶公众号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
本文大概
5641
字
读完共需
11
分钟
细分、垂直产业链闭环的打造,是当下很多消费企业着力在做的事情。在资本寒冬下,前后端协同与创收能力被更为看重,一些早前在产业链有过深度探索的创业公司,在年初纷纷获得融资。
堕落虾是其中一家,在近日,它宣布获得帕拉丁股权的 B 轮融资,帕拉丁股权投资过字节跳动、大搜车等诸多头部项目,也是天图投资的参股方。此次直接投资堕落虾,可见其对产业链赋能型企业的关注。
起初,堕落虾还是一个供应链项目。当时,不少 to C 的网红小龙虾风靡一时,但一两年后大都偃旗息鼓。多年的大公司消费品经验,让堕落虾创始人李林渡进入这个行业时,更关注的点是标准化、工业化、科技化。 因此,在堕落虾蛰伏的三年,李林渡核心做了三件事:建立供应链标准,做餐饮的零售化,开小龙虾社区店。
解决了这些基本面问题后,网红小龙虾虽然没有当初火热,堕落虾却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截止 2018 年 12 月,“堕落虾”全国门店开业数量已超过 1000 家,覆盖 215 个城市,并在湖北、江苏等小龙虾原产地拥有千万级产虾基地 。 2019 年,它的目标是门店再翻一番, 深耕各大城市。
俨然,这是一个深耕产业,厚积薄发的故事。在最近野草新消费对李林渡两个多小时的专访中, 从中餐标准化,以产业思维切入小龙虾,到如何打造小龙虾界的 7-11 ,他为我们做了深入的解析。
口述 | 李林渡
整理 | 李凌伟
1、非标行业的大量机会
早在1998年,我就进入食品工业领域,也做了一些饮料市场,包括百事可乐、达能矿泉水等。 在当时的食品饮料行业,其实跨国企业比较早地实现了工业化、标准化。也让我形成了这样的认知:
1)在科技化和标准化下,才能让食材加工变得更加安全、稳定、高效。
2)低成本最终带来的,是消费门槛的降低和受众扩大。
后来,我还从事过一些其它消费品的工作,等到最终选择创业的时候,还是认为要集中在衣食住行等日用消费品领域,当时也处于大零售、互联网的环境下。而餐饮业是其中标准化程度最低的行业,存在着大量机会,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方向。
在三五十年前,欧美国家就开始了餐饮标准化,现在已经高度成熟了,像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
在他们的业态里,上游是加工厂,线下门店实际上是一个贩卖、消费的场所,所以西餐店里没有很大的厨房面积,以及很多后厨人员,也不需要非常高的厨艺,经营门槛其实比较低。只要总部统一输出设备、工艺和材料,人人都能成为从业者。
但中国的餐饮业态还比较落后、原始,中餐一直没有实现标准化。现在中餐没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厨师团队,是开不起来的。 所有开中餐厅的企业一开店都在想,我的菜品怎么设置?厨师到哪里去请?哪怕将来开业了,仍然要不断考虑厨师团队怎么稳定,新菜怎么推陈出新这些问题。
中餐不是基于一个工业体系下,标准化的制造,而是在一个手工的、随机、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生产的。因此菜品的出品不稳定,今天采购的原材料有波动,明天厨师的心情不好,都会影响菜品的味道、份量、品质。
正因为中餐非常难标准化,也就同时说明它具备着非常大的标准化需求和机会。
2、中餐走到了标准化的关口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