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资管年报发布:看金融与科技如何擦出火花
日前,中国平安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平安2018年全年实现总收入9768.32亿元,实现利润1125.73亿元,较上一年有了更加稳健而坚实的成长。其中,平安大资管板块的各专业公司的业绩表现也一同揭开面纱。其中,平安资管全年实现净利润26.62亿元,截至2018年底,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至2.8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3%。这也是“资管新规”发布后,平安资管交上的首份年度业绩答卷。
科技转型:先知、先决、先行
纵观中国平安的整份年报,“科技”一词无意成为“宠儿”。而聚焦到平安资管身上,除了愈发庞大的资管规模,这家平安旗下的专业公司,去年最引人关注的,恰恰也正是其在科技方面的一系列动作。2018年9月,平安资管官方发声,响应平安集团对于“金融+科技”和“金融+生态”的战略部署,公司在充分洞察科技金融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率先确立向“科技型资管公司”转型的战略目标。在平安资管2019年投资策略高峰论坛上,平安资管董事长万放以“做领先的科技型资管公司”发表主题演讲,他喊话:“今天资管企业不转型,未来五到十年就会被市场淘汰。”
目前看来,这一言论并非危言耸听。近十年来,国际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比如贝莱德,摩根大通、桥水基金、高盛等不约而同地将自身定位更新为科技公司。万放认为,这主要有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科技为普通人群打开了信息壁垒,获取有效信息比任何时候都容易了很多。二是科技催生行业运行方式的转变。三是科技同时也成为主管部门使用的监管工具,这三点都在倒逼资管机构主动做出改变。所以,谁先驶入科技转型的快车道,谁就下得好发展的先手棋。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70%的新型对冲基金都在利用计算机模型,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来支持投资流程,而2015年这一比例为47%。运营、IT和支持部门的集中化则能使成本普遍削减20%-30%,甚至高达35%。
也许普通人难以察觉这一趋势与切身的关系在哪里。
2019年初,高晓松在清华关于5G时代区块链的演讲可能会让人对这一层关系形成一个有趣的联想。高晓松说,区块链的最大好处是“去中心化”,很多事情不再依赖一个固定的信息集散通道。同时,区块链的另一个特点是“挖掘和聚集细微的价值”,而这正是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在资产管理领域,那么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否可以依据中国市场特色开发出创新的应用场景呢?
平安资管在这方面给出了部分解答。在一次公开采访中,这家机构提及了这一技术已在公司开展的资产支持计划ABS业务上得到应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实时追踪底层资产的变化,从而提升管理人和投资人的信息透明度,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投入。
而在最新出炉的2018平安年报中,也有专门篇幅提及:“作为国内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平安资管主动拥抱新技术,积极推动科技在投资研究、投资决策、交易执行和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或许当前,科技对于利润贡献还相对占比较小,但凭借科技这一抓手,先知、先决、先行,将为率先入局者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竖起坚固的城墙。
科技变革: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变化
不容置疑,新技术对我们社会、机构、个人的渗透是全方位的。未来,对于数额巨大的资本运作,精准匹配收益与风险将是资管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必修课。而科技的介入,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两者之间的精准嫁接。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机构投资者峰会暨财富管理国际论坛”上,平安董事长万总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商业模式变革将是自资金端到资产端,中间由渠道和产品串联,借助科技发展解决信息不对称,达成风险与收益的准确传递,行业向净值化、轻资产的方向演进。
具体来看,首先在资金端,科技提升了资金实际风险和客户风险偏好的匹配度。“客户对自身风险意愿的判断,不足以代表资金的风险判断——因为越是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可能越是厌恶风险,而越是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可能越是喜好风险。平安资管是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与模型分析,来识别判断客户的风险能力和风险意愿是否匹配。”
从产品和渠道端来看,万放称,由于数据算力和算法在增强,传统主动投资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获取超额收益已经越来越难,这给智能化投资创造了成长机会。
从投资端来看,科技让传统资管公司依靠管理费+超额收益的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因此对于新一代科技型资管公司而言,未来的收入来源将是金融创收+科技创收。也就是说,一方面,Asset Manager们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做大做强传统资管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基于科技研发,构建新型平台服务和生态,实现盈利增厚。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