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商家生存状态调查: 犹豫、挣扎、坚持......
首份外卖行业报告《2019年网络外卖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我国已有45.4%的网民使用过网络外卖服务,网络外卖用户规模高达3.6亿。
其中,使用网络外卖平台的主要原因是外卖成为生活习惯,从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占此原因的用户数占比由41.5%增长至44.5%。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窥见的是外卖发展整体趋势向好。但从个体经营者来说,这份报告多少似乎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些差别。
今天,外卖君有幸采访了几位餐饮人,看看他们目前的生存状态如何?
1
生存不易,利润一再压缩
今日头条上,外卖君经常收到“今年外卖不好做,怎么办?”类似的议题,问答的背后则是多数商家对今年外卖行业的某些担忧。
“隔壁家正准备转让,才干了半年。”老刘欲言又止的说道。
进入2018年下半年以来,老刘都在发愁——每天外卖平均不超过20单,抽成又提高了2%,利润一压再压。这成了近半年来的常态。
就在2月,老刘趁着春节假期,只休了5天,一天也不敢闲着,总共做出了302单,平均一天11单左右,刨去扣除的抽成和补贴费用,只赚了五六千。
老刘的餐饮店位于郑州市区内,专做四川麻婆豆腐这个品类。单量少的时候,他就研究满减活动、运营技巧。
相比于3年前“躺着赚钱”的野蛮生长期,如今的收入多少让老刘有些心灰意冷。
去年平台规则新一轮的调整后,老刘平均每个月要交1500多元,收入减少了近1/3,甚至赶不上去年年初的70%。
老刘说不清这是第几次规则变动了。只是每次调整,商家到手的收入要少很多。为了增加订单量,老刘学起了便利店延长营业时间,心想总能多做几单。
做餐饮3年多,老刘依然把握不住外卖运营思路。“明明跟着别人学做活动,总是不见效果。”
他也见过不少刚入行的年轻餐饮人,多是转行,新店开业的时候大把的做活动,包装也挑选有价值感的,但不到半年,资本的运作跟不上, 店 就被匆匆关了。
“我已经看到自己的处境了。”对于关店还是下线外卖,老刘说自己想的很明白。
老刘在他早前加入的当地商户群里,只剩18个商户在苦苦支撑。每天,都会有人在群里讨论新方法,新思路。但是一再提高的抽成,还是让2个商家选择了退出。
老刘盘算着,不做餐饮后,就回老本行做厨师,起码稳定收入有保障。
“市场已经基本稳定了。”这是老刘对当地商圈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结论。
每个行业行业潮起潮落,盈利的都是头部品牌,后来赶上的只能沾到一点儿红利。一但红利期过去,“流量开始收割”,首先伤害的是中小商户的利润。
3年之前,老刘思辨开始接触餐饮外卖,凭借做厨师的经验,抓住平台高额补贴的余温,每个月营收在万元以内。
如果不是利润被压缩,新进商家的涌入,老刘的店还要继续扩张。
有业内人士分析抽成提高的原因在于成本的上涨,“在消费升级趋势带动下,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生活服务平台在技术、配送等环节不断加大投入,导致成本增大,而这也是各个平台纷纷提高佣金的原因所在。”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