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被低估的映客将迎来股价反转的“戴维斯双击”时刻?

2019-03-26 08: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01
摘要: 
被低估的映客将迎来股价反转的“戴维斯双击”时刻?

一点财经 代松阳

乐观是乐观者的通行证,悲观是悲观者的墓志铭。

3月8日,熊猫直播正式发布停服公告,相比全民直播、一直播、网易薄荷的关停并转,自带王思聪光环、身居游戏直播探花位的熊猫直播轰然倒下,对直播行业的市场预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时间,现金流断裂风险、用户流失担忧、风口衰败言论再度沉渣泛起。

乐观悲观的区别只在看问题的角度。在笔者看来,市场把熊猫衰败转嫁至整个直播行业,大错特错。熊猫的倒掉,恰恰意味着直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即将成功。中小平台加速退出,一级市场烧钱泡沫基本出清,直播行业将彻底从外部资本催肥模式转向企业内生增长驱动模式,资金、资源、用户将快速向头部一线平台集聚。

而上市节点,成了直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断龙石”,资本市场门外的平台,在上市龙头虹吸效应下已基本失去机会。

虹吸在加速:从映客财报看直播行业发展趋势

这一趋势从上市直播公司2018年年报增长数据中已有所反映。

以港股娱乐直播第一股映客为例,3月24日,映客发布2018年度最新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映客全年总营收38.61亿元;2018年净利润11.01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5.96亿元,实现了连续13个季度盈利。尤其用户数据方面,映客全年月平均活跃用户达2548.7万,较17年月平均活跃用户2269.4万,同比增长了12.3%。

事实上,在短视频分流影响下,去年直播用户总规模3.97亿,相比2017年是略微减少状态,能在行业整体用户下滑状况下,录得月活10%以上的逆势增长,映客这一良好数据表现背后,头部平台的存量虹吸趋势一览无余。

笔者十分看好映客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股价表现,一个基本逻辑是:在供给侧出清背景下,直播行业正在从跑马圈地粗犷1.0时代走向内生驱动精细化2.0时代,充沛现金流护城河、产品结构和盈利模式优化、强研发驱动未来扩张,将成为左右直播行业未来头部竞争格局的3个关键点。恰恰是在映客年报中,笔者找到了上述3个关键点的映射。

据映客年报,截至2018年底,映客现金、存款及理财资金共计33.09亿元,同比去年大幅增长51.65%。

33亿现金储备,这是一个与直播行业烧钱无度的大众感知完全相左的数字。而映客当前市值几何?仅仅41亿!两个数字的并列比较,你看到的不再是映客的当下,而是未来。

如果再形而上一些,熊猫的败亡不在于直播风口失速,而在于熊猫管理团队“只知烧钱、不知赚钱”的扩张迷失。映客奉佑生和熊猫王思聪,虽然曾在问答撒币大潮中有过交锋,但本质上,这是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操盘团队,一个筚路蓝缕创业维艰,一个含着金汤匙何不食肉糜,成败基因在管理团队最初风格形成时便已种下。

连续13个季度盈利,持续四年的正向经营现金流,上线11个月累计充值破10亿,19个月破50亿,到如今突破100亿元,从映客现金流数据表现,笔者看到的不只是其良好的财务结构状况,更包括其管理团队清晰的长线作战思路,以及强力内控能力甚至公司治理效率。

粘性,是笔者在映客年报找到的又一个关键词。月活用户录得逆势12%的增长背后便是用户粘性的显著提升。据Trustdata发布的《2018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下半年,映客直播用户粘性大幅提升,在11月中下旬更是迎来39%的峰值。

粘性来自于产品结构创新和盈利模式优化探索。产品方面:去年6月初发布映客6.0版本,今年1月初再度发布7.0版本,半年间隔两次迭代,不仅开发上线多个特色社交功能,映客还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移动产品矩阵,包括:针对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视频产品种子视频、语音交友平台不就、音泡等互动娱乐产品。

从产品战术角度看,核心产品创新升级+移动矩阵产品下沉,不断迭代和创新玩法,聚焦拉活和拉新,是存量虹吸战场应有的竞争姿势,核心产品升级和移动矩阵开发,彼此之间还可以实现粘性互相促进的正循环。

从内容战略角度看,映客的“直播+”泛娱乐路线图2018年也在疾进。音乐、舞蹈之外,新增了电台、交友、户外、二次元、电商多个频道,孵化了《音浪战纪》《奇葩驾到》《世界旅人》等多个垂类节目;《樱花女生》《歌手的诞生》《情绪料理》等原创IP,通过“直播+综艺”、“直播+迷你剧”,打通线上线下内容-主播-用户的IP孵化链,将直播产业链纵向延伸。

如果站在未来看现在,“直播+”战略,本质上是在抢占5G时代新型社交形态的各种机会窗口。暂且不论头部平台对于僵尸化平台的用户虹吸,只谈“直播+”在各细分行业缝隙机会的填充弥合,都远远未达需求天花板,又何来直播风口已衰竭论调?

映客财报中还有一个重要关键词是研发。年报显示,2018年映客研发开支达到2.35亿元,相比2017年的1.93亿元,增长21.8%。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