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他们的建议是这样的
央广网财经3月23日消息(记者 易珏)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经济峰会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坚持扩大开放 促进合作共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经济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当前的金融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金融服务业长期以来存在两大短板,一是从整个社会融资构成里面来看,直接融资发展不足;二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23日,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就“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话题展开讨论。
制度创新,助力完善资本市场建设
截止到2月底,中国拥有92家还没有上市的世界级的独角兽企业,估值高达3200多亿美元,数量占世界总量的28%,估值占世界总量的30%。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创新企业。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决定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
中银国际CEO李彤在会上指出,解决第一个短板,需要用金融创新去助力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018年社会融资存量里直接融资占比还不到15%,其中股票融资占比只有3.5%。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是要提高直接融资占融资的比重,建设开放、透明、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特别是主动适应创新、创造、创意发展的这个大的趋势,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能力。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难点是科创企业有别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路径,还有经营风险。可能无法满足传统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但是上市融资又恰恰是风险投资最重要的退出渠道。如果这样的话,不仅长期占用风险资金,降低风险资本投资新项目、孵化新项目的能力,而且会打击风险资本参与科创投资的积极性。因此,资本市场要提升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满足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独特融资需求。
针对科创板,华兴资本CEO包凡在会上表示,创板是上交所主导的一个板块,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注册制却是中国资本市场革命性的制度改革。不过,注册制不代表什么企业都可以上科创板,反而准入标准的设定显得更加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在全球竞争当中已经进入了关键的环节,如何突破瓶颈,建立优势,是金融创新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包凡认为,科创板的成功在于引进真正的投资人。以美国的资本市场为例,美国资本市场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有一批长线的投资人,他们具备长期的价值判断能力,也具有长期的持有意向。
技术创新,拓展实体经济效率边界
李彤指出,第二个短板,是金融创新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金融服务的供需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难题,仅凭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难以完全解决。金融创新就是要从金融服务的供给侧出发,转变金融服务的理念和机制,进行金融服务的效率变革和质量提升。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的需求相结合,既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降低小微企业的风险溢价,又可以简化服务流程,扩大服务范围。
具体而言,第一方面就是信息采集。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金融机构能够自动收集和整合大量分散的多元化的场景信息。这样可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有现实的例子,比如税务信息、司法信息。利用高科技的技术,尽量把征信的信息收集的更有效率。
第二方面,金融科技的应用还可以简化金融交易中审批等环节,形成智能化、自动化的审批流程。
第三方面,金融服务的创新还可以带来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服务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结合,使金融服务能够发挥长尾效应,覆盖到过去不易开展的普惠金融领域,打通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京东数科CEO陈生强在会上指出,“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利用科技的手段去助力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后来,我们发现过去做金融科技所积累的能力,叠加了更广泛的技术,在结合实体产业既有的知识和规律之后,完全可以去做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可以帮助实体产业提升增长的动力。这种增长的动力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地推动创新,改变整个供给侧的改革。”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