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新趋势:创新与风险管控并重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小微企健康发展的一大痼疾。近年来,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频频出台各项举措,推进金融机构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鼓励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随着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金融科技已成为破解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困境的杀手锏。业内人士指出,供应链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核心还是风险管控,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各参与主体更要提高风控能力,做好风险控制。
依赖金融科技赋能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解决了全国75%的就业总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从融资数据来看,中小企业贷款金额仅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4.67%,超40%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为化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份,中国企业的应收账款为13.93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7万亿元。
不过,传统供应链金融面临诸多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用不能穿透、产业链条上长尾客户难以覆盖、核心企业信用难以传递到下游企业等诸多难题。
此外,业内人士也表示,对于核心企业来说,要做供应链金融也会面临管理压力,涉及应收账款确认、余额确定、信息核对、审批流程等各方面,管理成本非常高,且操作过程中风险较高;与核心企业进行ERP系统对接,这对很多核心企业来说是很大障碍。
在日前举行的2019第六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上,万联网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蔡宇江指出,虽然经济下行,违约风险加大,但近年来,在政府不断出台与落实政策,企业不断创新与实践的推动下,金融体系正在加速完善,供应链思维越来越普及,供应链发展也在加速,科技也在不断成熟,我国供应链金融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蜕变期,能否化身成蝶需要各界“积极而稳妥”地推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认为,随着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介入,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对破解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难题起着关键作用。
宋华认为,金融科技要从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搜集有用信息;第二通过结合供需方和业务特点,过滤客户不需要的信息;三是结构化整合信息。
供应链金融要实现资产穿透,需要哪些信息?对此,宋华认为,目前来看,主要是三方面信息:一是中小企业完全不可控的信息,一定要大力发展电子票据、电子发票,同时最重要的是做好确权;二是无意识的行为信息;三是中小企业部分可控信息,如研发能力、评管能力等。“如果这些能做到,资产透明和主体透明性可以体现出来。”
动产质押大有空间
广义的供应链金融就是服务体系,本质上依然是金融,技术提供效率工具,其核心还是风险控制。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服务处副处长何锦峰表示,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在发展供应链金融基础上,更要同步考虑创新和风险管控的问题。
何锦峰指出,从监管角度来看,政府更希望这个领域健康发展,这其实就依赖于所有参与主体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政府在其中肯定要起到基础规范、维护市场秩序、市场公平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后续我们可能也会做一些相关的工作,一方面继续扶持产业的发展,另外也鼓励有能力的大企业和大的金融机构制定一些企业的规范和行业标准。
某城商行交易银行总经理也表示,在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圈中,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政府应为参与方搭建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给供应链金融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动产质押也是供应链金融领域很重要的一块,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很多,如在动产质押处置转让方面,法律一直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银行走拍卖流程费时费力,等拍卖的时候质押动产早已失去价值了。”上述总经理表示。
中国观察